-
真谛涅,所以说通前藏教。利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非但见到空理,而且还能见到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便是中道佛性。这中道佛性又分两种:一种叫但中,一种叫不但中。但中是超出于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是有一边, 涅是空一边,但中是超出生死、涅的二边,独显一中,如离却虚空,别指一月,这样见到但中,便被接入别教;不但中是即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即涅,涅即生死,生死、涅,当体便是中道佛性,譬如食蜜,中边皆甜,这样见到...
静 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4560739.html
-
Swanson 的著名的《天台哲学的基础》一书前后比美,推进西方对天台学的理解。吴书在厘清 (1) 智顗天台学与龙树中观学的关系,及 (2) 阐述智顗天台学的中道佛性的理论内涵上的成绩,又多有胜出许多其他英语、日语的相关著作之处,而这两点也正是吴书的主要宗旨。其实,吴书尝试挑战英文日文的天台学的著重于“三观”的诠释模型,并提出吴氏自己的以中道佛性论的诠释为主的取代方案,展现特有的研究进路,也成功地达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0854477.html
-
清净与空寂灵知 据《坛经》的说法,慧能在自性清净之中道佛性的立场建立顿悟禅,而神会的顿悟说亦基本上是对慧能顿悟法门的继承和发挥,尤其对“见性成佛”的观点也与慧能完全一致。神会曾说: 我六代大师...无有明暗、无常无不常的,以非明非暗、非常非断的中道实相来说明佛性与烦恼的关系。众生自性本来清净空寂,迷即烦恼,悟即菩提(佛性),所以烦恼和菩提原来是一体无二的。只是存在对佛性的迷悟的差别,迷即烦恼、...
月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068907.html
-
而是中国的佛教宗派——三论宗的思想。正如道宣在《续僧传》中所说,吉藏是“貌像西梵,言实东华的”。 吉藏三论宗的佛学思想是二谛中道说,并以中道为佛性说。可见它是把三论学的中道思想与涅槃学的佛性思想结合...。”依据这样的说法,不遵守儒家的礼义、忠孝之道,中国人就不能得到涅檠,不能成佛。 中道佛性说 大乘佛教根本宗旨就是要解决人的成佛问题,因此十分重视对佛性问题的讨论。自晋宋之际的道生开创了涅檠佛性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4566829.html
-
佛性的不同解释作了总结,并进行了评判,加上他自己所赞同的中道佛性说共十二家。此外均正(慧均,因他曾作过僧正故称作均正)所著《大乘四论玄义》卷七「佛性义』,也述及了当时各家对佛性的不同见解,共计十三家。《...。 第十二家,以中道为佛性。这是河西道朗的看法,最中吉藏的意,实际上这也正是吉藏佛性学说的师承所在。 接下来,吉藏又把上述包括涅槃师、成实师及地论师在内的十一家佛性义一以中道为佛性之第十二家除外)...
李雪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4864071.html
-
卷七:“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亦即是中道。”4、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中论疏》卷二:“中道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即是八不。”中道又是一真不二之谓,含义亦与真如、法性、法身、法界、... 佛教教义。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大形容词积经》卷一百一十二:“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3143208.html
-
比如在天台佛学里,在你的博士论文里你也一直强调中道佛性的概念,你的博士论文基本上是以此概念为主轴。若扣到这里来讲,我想问一个问题:一念心表现般若不取不舍的精神,一念心跟中道佛性的关系是什么?譬如说天台很著名的理论:一念三千。百界千如再加上三种世间,这样子已对存有的结构、存有的力动、对中道佛性已有一种思想的关联在里面。在天台佛学里一念心跟中道佛性的关系是什么?一念心是你讲的不取不舍的灵动机巧,我现在...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973952.html
-
跟否定原理,绝对有与绝对无。你所谓的纯粹的力动,是比较落在主体性的不取不舍的灵动机巧来谈。我的问题是说:比如在天台佛学里,在你的博士论文里你也一直强调中道佛性的概念,你的博士论文基本上是以此概念为主轴。若扣到这里来讲,我想问一个问题:一念心表现般若不取不舍的精神,一念心跟中道佛性的关系是什么?譬如说天台很著名的理论:一念三千。百界千如再加上三种世间,这样子已对存有的结构、存有的力动、对中道佛性已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0954478.html
-
中曾引世亲的《法华论》说明《法华》确有「佛性」、「三身」之说,以反驳慧观将《法华》判为不了义教。此外,书中亦出现类似于天台三谛说之文字,如云:「所言三中者,二谛中及非真非俗中。」「中道有三:一、世谛...之见解即不令人错愕,而其着意 于两者之融和亦是极其自然之事。例如,其「曾引用真谛所译的(已佚)罗喉罗的《中论释》——以常乐我净释八不」,由此而贯通了龙树的八不中道与 《涅盘经》的佛性论。在吉藏的著作中...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4370825.html
-
佛学的本体诠释学论纲 本文简述本人对大乘佛学的本体诠释学的基本构想、反省与展望,这个纲要涵盖了下列各文的简述: <印度大乘佛学的本体诠释学的原初模型及其中国转化>、<天台佛学的中道佛性的本体诠释学>...种佛性的不纵不横的本体诠释学,从般若空到假名空到中道空,这两点也分别为中国天台佛学所吸收并予以转化,前者在天台成为三法不纵不横的中道佛性论,后者则成为中道实相论。 原始如来藏说的本体诠释学的基本模型...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377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