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达吉堪布答:很多道友在悄悄告诉你:“好好地串习修行。”我也表示赞同:如是如是,善哉,善哉!
索达吉堪布
修福|生活
http://www.fjdh.cn/fjask/2008/01/19211820219.html
-
我有时候想:“你们若能从小学开始,一直对大乘佛法不断串习,现在很多人的心,不会这么自私自利。”毕竟习惯成自然,俗话也说:“一切世间事,串习无不成。”就像舞蹈演员,开始什么动作都不会,但逐渐经过训练,最后跳得那么精彩。还有杂技团的小孩,经过长年累月的串习,身体怎么样动都可以,好像没有骨头一样。跳高、跳水的运动员也是同样,都是依靠串习而来。你们很多人非常聪明,若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摧毁我执、修...
索达吉堪布讲
|菩提心|修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13163120860.html
-
那就是故起当除、串习当断、接续当止、别生当提、即静当守。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二串习。三接续。四别生。五即静。故起念者。谓起心思惟世间五欲。及...或者说要修正它的。自己取名为串习当断。
第三是接续念,就是上面的两种念头的继续,并且是因为自己不知道当除、当断的原因。所以,任由这些尘劳、散心的念头泛滥成灾,变成自己都做不了主的念头。这些念头...
明一法师
|禅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0434186939.html
-
的轨道。
修行的作用是什么?简言之,就是完成心行到生命轨道的调整,最终完成内在品质的改善。我们的起心动念,既来自于固有串习,同时也在强化这一串习。而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就是凡夫心,就是轮回的轨道。...心行轨道。比如学修暇满,首先是由“人身难得今已得”的庆幸而生起珍惜之情,然后安住其中,保持这种心理状态。
当然,这种修行不是一次就能奏效,就能定型的。因为我们内心还有许许多多的固有串习在干扰,在...
济群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75994941.html
-
不愿持戒,使我们寻找种种自我保护的理由。但我们要知道,若想改善生命,必须扭转这些不良串习。修行,正是通过对行为的修正,最终修正心态,修正人格,修正生命品质。在此过程中,戒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真正...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07571786837.html
-
吃饭,什么都不懂……”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学,佛教的道理并不难懂。
我看个别道友很精通世间法,口才、做事都有能力,可一遇到佛法,脑子好像转不过来。但实际只是串习不够,经常串习,应该不难。除了个别人...同样可以记在心里、刻在心底,是一个道理。所以,你记什么,只是串习和发愿力的不同而已。(《现观庄严总义·第十课》)
对般若空性以分别念臆造的方式解释,罪业非常严重
甚深的大乘佛法是严厉对境,...
索达吉堪布讲
|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08251092748.html
-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种:一、未串习;二、匮乏;三、耽著;四、未见大果。
第一障碍——未串习,即:菩萨虽然现有种种可布施的财物,但见乞者来时,内心却不乐于布施。
能对治此障碍者,即:菩萨应以智慧迅速了达,自己现在不喜欢布施,是由于前世没有串习布施所致,如今若不勉强自己布施,来世也会不欢喜布施。这样如理了达之后,努力思择而行布施,不随先前未串习的过失而...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布施|财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3283027065.html
-
无碍、毫不相违。如此则一切教法现为修行教授、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易于获得圣者密意、自然消灭极大谤法罪业的四种殊胜自然具足。
总之,由于宿世的因缘愿力、串习深浅,形成了今生自己学法的根机意乐,无量的...
益西彭措堪布
|口业|谤法|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6/1908287923.html
-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为梵施国王太子时,名为嘎西美男。以前世精进修持之智慧串习引发,王子正当青春韶华之时,就对美女等一切能引生贪欲之对境无有丝毫贪执。他还把国王王位当成大过失之源泉,并因此而舍弃自己继承王位机会,前往一寂静山林专修禅定。
一次从禅定中出定后,王子前往山野园林,途中见一美丽非常之人非人美女。美女一见王子,立即就被其相好端严吸引,她便主动跑到王子面前搭讪。为...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戒淫|色|贪欲|佛陀|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6/1319529888.html
-
rdquo;叫做苦?为何要出离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哪些过患?这些问题自己不思惟就决定不下来。所以,修厌离心的内容——三苦、八苦等,先要由思惟引发定解,之后再反复串习,就会引发厌离心,...种种依报环境的功德、正报佛菩萨的功德等。但是,对此若不听闻、阅读净土经论,自己是无法了解的;若不思惟,也不能将所修的内容吃准、搞透。所以,首先应通过闻思决定修的内容,再如是反复串习,令欣求心增上、持续。...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六度|闻思修|闻思|观察修|安住修|道次第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513032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