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农历8月24日 恭逢龙树菩萨圣诞

    伟大论师,传说寿高一百五十(或说二百),着有大量的大乘论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中论》阐发缘起性空的深义;《大智度论》采取中道立场来彰显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论》则以深远的见解来宣扬菩萨之大行。   龙树菩萨的主要立场,见于《中论》的主张,核心思想即在《中论》第一品第一颂中的“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八不偈”...

    佚名

    |圣诞|龙树菩萨|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11395328397.html
  • 农历7月24日恭逢龙树菩萨圣诞

    伟大论师,传说寿高一百五十(或说二百),着有大量的大乘论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中论》阐发缘起性空的深义;《大智度论》采取中道立场来彰显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论》则以深远的见解来宣扬菩萨之大行。   龙树菩萨的主要立场,见于《中论》的主张,核心思想即在《中论》第一品第一颂中的“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八不偈”...

    佚名

    |圣诞|龙树菩萨|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11395390557.html
  • 玄奘译《解深密经》之唯识思想

    精神作用之根本,初步组织起了唯识思想。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解深密经》还没有建立起唯识无境的观点。该经立论的主要立场,还是大乘空宗的:要人们通过对缘起性空的体认,放弃对于外界事物的分别与执著。此外,该经还...分别执为我。”  从上面引用的这一偈颂中,我们可以看出,《解深密经》已经触及到了后来被称为第七识的末那识的主要特征:凡夫会以为阿赖耶识就是个体生命的本质“我”。  二、三自性与三无自性  为了指导凡夫...

    徐绍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5069569.html
  • 佛教轮回思想的论述分析[*]

    份沙门思想家也批判性地接受这种印度固有文化的轮回思想。  2、虚无论的观点  至于,“虚无论”的主要立场在于否定或质疑“三世轮回”的实在性,主张“无有来生(前世)”。[16]但是因为历来印度文化将“...自身意义的轮回思想呢?这篇文章旨在初步思考此问题,并选择其中的后者作尝试性的回答。  首先,本文约略地描绘出佛教轮回思想的“前理解”背景,进而指出佛教构成自身意义轮回思想的历程,至少必须回应两种主要“他...

    吕凯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4742598.html
  • 《大智度论》所述“大空”与“无始空”之研究(1)

    本论文特别将此二空合并讨论。 “大空”的内涵,大乘学者与小乘学者的见解颇有不同。小乘以“法空”为“大空”,而大乘则以“十方空”为大空。在论证上,龙树阐明“十方空”的主要立场,乃是以二谛为架构,一...的讨论,深入诠释空间的缘起无自性,这对于空义的贯彻而言,确有重大价值。 “无始空”的内涵,重在澄清佛教对时间肇始问题的立场。“时间有始”与“时间无始”两种主张,在思想史上曾有不断的对诤。龙树阐明...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445696.html
  • 古奥义书(Upani.sads)与初期佛学关于自我沉沦概念之比较与评论

    不能由它们到达实在(Reality),因实在为一元的、普遍的且是超越的。无论如何,无知与知识的讨论无关于人的心理或智能的能力,而是密切相关于形上的阿特曼或梵。  与奥义书以宇宙中心论为其主要立场相较之下,初期佛学则似以人类中心论为其根本立场,用以解释无知与知识。奥义书主要关切,人是否无知于梵或具有梵的知识,并以梵为万物的本质及根源,而以人的自我(阿特曼)  --------------------...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05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