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真义”这样一个话题对于理解传统把握当代都具有较好的启动作用。不过,我想言说的重点不是这真义是什么,而是如何看待这真义,这真义是如何可能的,如何呈现的。对大多数面对这一问题的人而言,“是什么”中的“什么”是急着要说和要听的,但这“什么”只是结果,我想把思维视线移向一个相反的方向,即“什么”的说出是如何可能的。 一 真义的生成总是当下的、直接的 任何一个话语都是传统与当下的结合,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21955659.html
-
了义不了义的抉择
超定
论题解析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系佛陀开示弟子,修学佛法的四依之一。从四预流支的次第说:“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成就思慧。思慧阶段,应该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接著,进入修慧之时,已从散心而入定意,能于定中观察、抉择诸法实相。其所依的标准是:“依智不依识”。也即是说...
超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0469901.html
-
也是依名言种而起的刹那生灭的似义显现,是唯识而无义的。以上可以看出,意识遍计所执的是根本无所有的,是非实的影像。而依他起法是唯识变现因缘而起的假有。 凡夫在这里有两重错误:一是计执依他起法是实有的,不知是唯识的、唯假的。二是计执所分别的名相就是称合依他起法体的,不知是遍计的,与义体相违的。 二、对名义的推求而成无义 名在唯识学中有极重要的位置,那么名言是什么呢?这要从名言熏习谈起。名言种子有现...
释智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644354.html
-
了义与不了义的抉择 我们谈「空义」,事实上是在修行的理上抉择了义、不了义,这个了义与不了义到底和我们修行有什麽关系? 中观人怎样谈空?唯识怎样谈空?印度的历史上,为什麽要发展出中观或者唯识?这个理论很艰深、很复杂,还谈到了义、不了义,到底了义、不了义和我们修行有什麽关系?这两者的关系相当密切。我曾说过:“理不彻,则事不圆”,“理”必须彻悟到不二的中道,理不能彻,则事相上就不能圆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0760401.html
-
佛教“空”义的历史演变 方立天 --------------------------------------------------------------------------------...空王”。众生归命佛法,归依佛教,谓为遁入“空门”。入佛门出家者,被称为“空门子”。在大量的佛教经典里,不同派别对空的含义各有不同理解,彼此纷争,相互批判,反复论辩,致使“空”义的内涵极为复杂多样,产生...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1468630.html
-
慧能,俗姓卢,父行瑫(或作滔),母李氏,传说原籍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宛平一带),生于广东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关于慧能的生卒年月,据题为法海撰的《六祖大法宝坛经略序》称:“诞师于贞观十二年(公元638 年)戊戌二月八日子时”(《全唐文》卷九一五)这是佛经中传说的佛诞日(按照中国旧历换算,推定为四月初八),卒年按《坛经》以来的有关文献,都说“于先天二年(公元713 年)八月三日灭度”,“...
李锦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1940739.html
-
http://www.fjdh.cn/Item/81670.aspx
-
判定佛法真实义的准绳——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吕胜强
一、前言
根源于佛陀自觉的佛法,自印度南北分传,为了有益于人心,为了(部分或澈底)解决世间的苦痛,...真实而不可破坏的究竟了义。
与佛有缘的朋友,不论是新学或老参,假如他是真诚的关注生命,而且不一味的“信仰增上”(以信仰为先,不重视理性的分别观察力,致缺乏适当的简择批判...
吕胜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0953210.html
-
识的分别,将轮回的所依和生命的趣向归结到种子识的相续流转,然后将现识的分别义与种识的流转义一并融合到识转变的本体论结构之内。这都是以中期瑜伽派的唯识中道思想对般若性空的精神的重新解释为前提的。 【关...存在论哲学的层面。对于中观缘起性空义,必须联系二谛说来解释。一方面,诸法无自性的生灭。就真谛而言,诸法实相如如不动,寂静无为,无所谓生灭;就俗谛而言,则诸法本属幻相,既然无任持自性的“实体”,也就无开展...
吴学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5542390.html
-
文化交流与心的和揩——慧能“心”义的观念史透析 蒋海怒(华侨大学人文学院) 从思想史的内在逻辑走向来看,隋唐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大观模整合重组的态势。东传佛教主动吸收中国主干思想——儒道哲学,...禅“心”义的整体基础是明确的,心乃有众生之心,圆融自足。据此,笔者认为,慧能在许多场合使用“心”的语词,并非只有一义,而是存在丰富内涵:从“一念萌动”和“内在超越”的价值取向上可分为杂染和清净;从修证...
蒋海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476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