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刻好的五尊大佛身高将达81米,比乐山大佛要高出10米,加上莲花座,依山开凿的大佛将达到99米。“五方大佛”分别坐落在五佛广场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与周围九重天、五方佛舍利、望海观音等景观共同...
佚名
|秦皇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6/0547174676.html
-
自然环境极其优美。寺院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寿圣宝塔为仿唐式九重宝塔,其中上二层为法华多宝佛塔,供奉圆成长老手抄法华经一部,下七重为万寿药师宝塔,供奉玉雕药师佛宝像。...
佚名
|参观|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09440224116.html
-
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的家堵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字也应运而生(塔字既象形,又涵盖了stupa的音与义,从“土”旁,含有封土之下埋有尸骨或“舍利”之意)。然而,中国并没有滋生印度佛教的社会土壤,佛教只好依附传统的礼制祠祀,佛塔也和古典的楼阁台榭结合起来,“上悬铜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即在多层的楼阁顶加上一个有九层相轮的塔刹。(三国时,窄融在徐州大建佛寺,寺中造塔,塔的形式是塔顶“上悬铜窣九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5244368.html
-
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的窣堵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字也应运而生(塔字既象形,又涵盖了stupa的音与义,从“土”旁,含有封土之下埋有尸骨或“舍利”之意)。然而,中国并没有滋生印度佛教的社会土壤,佛教只好依附传统的礼制祠祀,佛塔也和古典的楼阁台榭结合起来,“上悬铜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即在多层的楼阁顶加上一个有九层相轮的塔刹。(三国时,窄融在徐州大建佛寺,寺中造塔,塔的形式是塔顶“上悬铜窣九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65554077.html
-
秘龛各安放一枚佛指舍利,示现唐密曼荼罗胎藏界和金刚界四方四佛;地宫后室中央安奉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意指佛教之五部九重,显示胎藏界曼荼罗;地宫秘龛安奉佛指舍利的五重宝函,为金刚界曼荼罗;地宫中室的捧真身菩萨...
松山/图文
|法门寺|唐密|曼荼罗|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4/1337523836.html
-
,以放置供奉的舍利。蒋老曾说过,南朝高规格的佛塔舍利都是用锦缎包裹的,梁武帝在复建长干寺时,就是用“九重锦绣”包裹了地宫里的舍利和供奉物。唐朝润洲刺史李德裕从禅宗寺塔的地宫中得到一批舍利,也是用“九重锦绣”包裹放置金棺银椁里,此次铁函里的“微型宝塔”也同样被证实是用丝织物包裹的,是否是“锦绣九重”,要等水完全抽干后方能确定。
那么这个露出水面的“微型宝塔”是否就是碑文上记载的“七宝阿育王塔”...
佚名
|七宝塔|铁函|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09351227613.html
-
累朝帝主,歷代侯王,九重殿闕高居,萬里山河獨據。 西來戰艦,千年王氣俄收;北去鑾輿,五國冤聲未斷。 嗚呼!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 築壇拜將,建節封侯,力移金鼎千鈞,身作長城萬里。 霜寒豹帳,徒勤汗馬之勞;風息狼煙,空負攀龍之望。 嗚呼!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 五陵才俊,百郡賢良,三年清節為官,一片丹心報主。 南州北縣,久離桑梓之鄉;海角天涯,遠喪蓬萊之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2252156.html
-
黄金为身,衣以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许人,悉课读佛经”(《刘繇传》,《三国志》卷四十九)。 这说明当时已有了寺院和佛像的存在,笮融造寺之规模,可谓宏大,能容纳三千多人同时做佛事,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2659956.html
-
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雕镂穷奇。”此后,唐代遂流行以金棺银椁瘗埋舍利之风,直到唐末,越演越烈,从皇帝到大臣,均热衷于此,而且从都城到全国各地,都有建塔瘗埋舍利之举。重要的考古发现有甘肃省泾川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61263073.html
-
8000多卷等。
难提塔,又名祖师塔,是义存的肉身塔。塔如园钟,上有石卵二百余粒,有“卵石爆花”的传说。
寺东南方数百步处有枯木庵,为重檐九重顶二层建筑,1974年重修。庵内一株枯木树龄已...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8338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