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587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构解析

    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构解析作者: 五一 来自:《世界宗教研究》 本文根据北京市档案馆所藏的1928年、1936年和1947年三批政府寺庙登记档案,考察近代北京寺庙的总量和儒释道的比重,解析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构。在近代京城社会转型中,虽然传统宗教文化总体上呈衰退趋势,但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柱,儒家宗庙文化具有深厚的生存沃土,汉化佛教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道教信仰依然在民间社会...

    五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1665999.html
  • 近平同志视察北京市奥运村宗教服务中心

      7月12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及北京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奥运村宗教服务中心。市宗教局局长申建军向近平等领导同志介绍了宗教服务中心的布局、功能及赛时提供的宗教服务等内容。   近平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人文奥运理念,体现人文关怀。要深入了解各国运动员和来宾的具体要求,充分尊重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热情周到、温馨...

    佚名

    |服务中心|视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09474026696.html
  •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不学佛戒

    第二十四不学佛戒 不学习大乘法,反学外学小,尚不能自救,何况救他,故如来制此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 大乘法是正见,正见者,开佛知见,得一切种智,...昼夜学习。 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 而舍七宝大乘正见,反学邪见学说、二乘偏空、外道谬计、俗典世务、及阿毗昙(分别慧)、杂论、四韦驮典,及一切书记(...

    圣一法师讲述

    |菩萨戒|学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1/19482293056.html
  • 兰阳别院办新皈依信徒讲习

      宜兰兰阳别院为利益初机信众,加强对佛光山认识,上月三十一日举行「新皈依信徒讲习」,百位新皈依者受此法益。由住持满祯法师介绍佛光山的宗风;觉兴、妙居法师指导佛门行仪;檀讲师张清川讲「认识佛光会」...

    佚名

    |兰阳|阳别|别院|院办|办新|新皈|皈依|依信|信徒|徒讲|讲习||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1/1353362465.html
  • 范古农答: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同时依次并乎。抑先习初禅,得初禅后再习二禅乎。

    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同时依次并乎。抑先习初禅,得初禅后再习二禅乎。   范古农答:初禅境界,为离生喜乐地。(离欲界也)二禅境界。为定生喜乐地。三禅境界,为离喜妙乐地。四禅境界,为舍念清净地。皆是舍前趣后工夫。自当得前修后,次第而进。若顿修若渐修,则视根器而异,未可执一论矣。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053912738.html
  • 范古农答:吾人从无量劫来所薰习善恶种子,其成熟受报,是否次第,抑以多者先受。又宗门中开悟见性之一人,昔所薰之种子,是否消灭,抑仍有余习。

    问:吾人从无量劫来所薰习善恶种子,其成熟受报,是否次第,抑以多者先受。又宗门中开悟见性之一人,昔所薰之种子,是否消灭,抑仍有余习。   范古农答:成熟先后,视董习浅深及有无障碍以为断。宗门见性是见道...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391112677.html
  • 李炳南答:如为希望成佛而学佛,是为贪得心,自私心,岂非妄念?(张文炳)

    问:如为希望成佛而学佛,是为贪得心,自私心,岂非妄念?(张文炳)   李炳南答:迷恋欲尘,方为之贪,学佛本去染改,明心见性,是谓精修,成佛为普度众生,亦不得谓之私。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323212839.html
  • 昼夜诵经 心舌不坏(唐尼法润)

      唐朝比丘尼法润,住丹阳三昧王寺。从小出家修道,精进修习定慧。念诵《妙法莲花经》,昼夜不休歇。圆寂后身上皮肉脱尽,唯有心和舌不坏。 (出《法华经持验记》)

    郭涵斋原编

    |诵经|感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21310720041.html
  • 从佛法看生命教育的实践

    释尊在《中阿含》的《涅盘经》中告诉诸比丘说:   涅盘有非无。  何谓涅盘习?答曰:解脱为。解脱亦有非无。  何谓解脱习?答曰:无欲为。无欲亦有非无。  何谓无欲习?答曰:厌为。厌亦有非无。  何谓厌习?答曰:见如实、知如真为。见如实、知如真亦有非无。…  何谓护诸根习?答曰:正念正智为。正念正智亦有非无。  何谓正念正智习?答曰:正思惟为。正思惟亦有非无...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347824.html
  • 范古农答:修行如能转业,而佛在世时如何尚受金枪等报。倘不能转业,而修道人又何能业消慧朗障尽智圆。

    问:修行如能转业,而佛在世时如何尚受金枪等报。倘不能转业,而修道人又何能业消慧朗障尽智圆。   范古农答:佛示受金枪等报,所以戒人增上慢也。然修道人在见道位后,即可业渐消而慧渐朗。至佛位而障尽智圆。...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45021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