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佛学的说明》、《人生佛教开题》、《人生佛教之目的》、《人生的佛教》、《学佛之简明标准》、《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等以及他在1944年嘱弟子福善、妙钦编集整理并亲自口述《代序》及《人生佛教之层次》...人生佛教思想的阐释中强调的原则、人生佛教宗旨和目的略作说明。
太虚认为,佛教具有两大原则:一是契真理,二是协时机,说“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契真理...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03562940.html
-
这个话题,结果感觉都不甚明了。直到读了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之目的》,才逐渐明白了“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的渊源和意义。从此以后,我不再觉得这是口号,我觉得这是实践。真的感慨大师的智慧与真知灼见,把佛教...仰慕太虚大师——记我的学佛历程与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近代佛教泰斗。凡知之者,人人皆会景仰,这当是不争之事实。但我对大师的景仰,是由人法两方面的。 我是一个平凡的出家人,出家时间很晚,时间也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1848072.html
-
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之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世人道德素质,使精神升华,继而创造日益文明、进步、美好的社会,得以实现人间净土。学习弥勒精神,实践大乘菩萨道...佛教受到西方冲击、自身处于困境的背景下,他首创人生佛教,主张在教理、教制、教产等方面进行改革,把佛教信徒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 在今天,我们尤其要学习太虚大师这种可贵精神,要以大师为榜样,爱国爱教...
周 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4065814.html
-
净土。(智译)’ 此处言现身得成就并能往生净土,这就是人生佛教的体现之处。 太虚大师说人生佛教之目的如下: ‘人生佛教之目的及其效果 就依佛法发心预期说,即为目的;就修行成功说,即为效果。此其效果,可略分为四: 一、人生改善:一般佛经皆说到此义,即人民五戒之行,轮王十善之化。改善人间,即是目的;人生改善成功即是效果。 二、后世增胜:依业果流转而修行者,每希望后世增胜,即希望将来比现在之人作...
普光 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1448954.html
-
”[3]可见太虚主张的“人生佛教”,注重“人”,以“人生”为出发点,以“现代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为基础试图建设新的大乘佛学。太虚在《人生佛教之目的》中也说:“旧行之佛教,厌离现实人生之心切,每重...11月再版。
[3]《人生佛学的说明——十七年夏在上海俭德储蓄会讲稿》《太虚大师全书》第5册第209页。
[4]《人生佛教之目的》《太虚大师全书》第5册第236页。
[5]印顺《佛在人間》《妙...
王荣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1348327.html
-
关系的,所以不能自私自利”,那么就会具有“慈悲的心”,慈爱悲悯一切众生。 太虚大师在《人生佛教之目的》一文中对于佛教的社会功能也有阐发。认为佛教具有“人间改善”、“一世胜进”、“生死解脱”等功用,...此即是思想界革命的破坏。但是为建设而破坏的,是要造成一个清净庄严之极乐世界的,是要发达人生而至于很圆满的。”并由此宣称:“应以为众生谋利益的佛教,为我们革命的道德标准了。”因此得出佛学不是厌世的,不是...
徐 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93066144.html
-
,其目的是“人间改善,后世胜益,生死解脱,法界圆明”,而“太虚大师今倡人生佛教,旨在从现实人生为基础,改善之,净化之,以实践人乘行果,而圆解佛法真理,引发大菩提心,学修菩萨胜行,而隐摄天乘二乘在菩萨中,直达法界圆明之极果。即人即菩萨而进至于成佛”。世人道德素质提高,精神升华,继而社会日益文明、进步、美好,人间净土也就得以实现了,这也是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之目的所在。从这里我们很容易看出学习弥勒精神...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1766399.html
-
就是现实的佛教,“此为人生的枢纽,成凡作佛以此为转折点,而人生佛教之重心亦在此。”大师在《人生佛教之目的》中分四层来阐明佛教之目的与效果,即一人间改善、二后世胜进、三生死解脱、四法界圆明。其四分之三皆以...等学术之所共,而佛教亦有详明发挥与其不共之特质者在;本此特质,进以融摄科、哲、儒学所长,则佛教对此改善人生之目的,自可发挥其无尽之效力也。”这也就是现在大家所共称的“人间佛教”吧,这也许是由“人生佛教...
释能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1367484.html
-
升华,继而社会日益文明、进步、美好,人间净土也就得以实现了,这也是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之目的所在。从这里我们很容易看出学习弥勒精神,实践大乘菩萨道,“把一切思想行为合理化、道德化、佛法化、渐渐向上进步,...净土的建设。太虚大师说,佛教的目的不是“在乎筹谋世界之进步与改良,如于宫室稍稍修葺加以点缀而已。佛教之目的,在彻底铲除此种有漏不堪之自然界,而另创成完美之净妙世界,亦目口转此俗谛世界而成出世间之俗谛...
邓子美 王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04971692.html
-
这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是适应时代需要而倡导的社会公德。十善提倡的是普遍的社会公德,比五戒所要求的个人道德更进一步。十善所倡导的十种善行,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是相一致的。
此外,佛教的知恩报恩...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伦理思想对维护中国佛教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和民风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探讨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关系,目的就是要借鉴和运用佛教伦理来推动和谐...
成建华
|从“和谐世界”看佛教伦理的现代意义|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397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