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篇,用时3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一诚长老:慈善是学佛之根本

    佛教”思想写入总则。而“人间佛教”思想主要归纳为两点:第一点,佛法净化人心。第二点,佛教慈善事业回报社会。因此,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倡导佛教慈善事业也是在实践大乘菩萨道“慈悲济世”的根本精神。...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离苦因缘与众生。”由此可见,佛教的“慈悲”思想与“慈善是通过帮助贫困人士,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的工作理念是一致的。 ...

    佚名

    |佛教观点|慈悲心|一诚长老|人间佛教|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90378885.html
  • 慈善是学佛之根本

    地将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写入总则。而“人间佛教”思想主要归纳为两点:第一点,佛法净化人心。第二点,佛教慈善事业回报社会。因此,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倡导佛教慈善事业也是在实践大乘菩萨道“慈悲济世”...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离苦因缘与众生。”由此可见,佛教的“慈悲”思想与“慈善是通过帮助贫困人士,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的工作理念是一致的。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31079829.html
  • 佛教慈善事业与“人间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归纳为两点。第一点:佛法净化人心。结合现代社会的环境和民众的思想情况,阐释佛教中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慈悲喜舍等中所蕴含的道德思想,不仅净化自己,而且通过讲经弘法、刊物媒体和...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我们要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

    慧弘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0359203.html
  • ‘现代禅’的理念和实践(三)

    现代的新佛教代替目前那种迷信鬼神、感应、他力、业障的佛教 [35]。   另外,对于佛教的益世功能,李元松持一种有限肯定的观点。面对物欲横流、罪恶泛滥的社会现实,有的佛教信仰者主张佛法净化人心、改造社会,有的夸大佛教的益世功能,以为佛法可以解救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在此问题上,李元松既肯定佛教净化人心的作用,同时又反对泛佛教主义的态度。他认为佛教是一付救世的良方,但它的社会功能并不是无限的。人类...

    邢东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2353221.html
  • 传印法师:佛教的社会责任

    讲究生死轮回的解脱,但是,综观现今社会重功利、轻品德、重物欲、轻修养,为挽救这种偏差现象,佛教徒应重视今生的改善,佛法净化人心,现前当下努力实践,缔造现世的福乐,负起佛教对社会应有的责任,为人间净土的...的道理去化解人们精神上的烦恼,佛法的修持方式,去消除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人类的痛苦,有来自物质方面的缺乏。但是,精神上的不安,心灵上的烦恼,更是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为引导,有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坚定的...

    传 印 ( 菲律宾大乘信愿寺)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1073314.html
  • 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使命和社会关怀

    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呢?笔者根据以上所引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人的报告和佛协章程的精神,归纳出以下两点:   (一)佛法净化人心:结合现代社会的环境和民众的思想情况,阐释佛教中的...世间的关系。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3373450.html
  • 现代禅及其与传统佛教的分歧

    社会功能,李元松持一种有限肯定的观点。面对物欲横流、罪恶泛滥的社会现实,有的佛教信仰者主张佛法净化人心、改造社会,有的夸大佛教的益世功能,以为佛法可以解救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在此问题上,李元松既肯定...符合佛教的本意,同时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10   传统佛教一般把戒律作为修行的基础,要求修行者的言行必须符合戒律的规范。李元松认为,修行的关键在于智慧,而不在于严守戒律,佛法应该智慧为前导,先树立...

    邢东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4452207.html
  • 佛教慈济综合医院组织文化之解析

    佛法净化人心、支配现世的理性主义。 3.实践信条(关于组织对社会环境之转化功能的自我期许) ─积极入世,及时行善,事显理。 说明二:组织文化...修行工 作。 换言之,也就是一种“生活的佛教”(释证严,1992b :11,142,180-181,295 ),主张佛法净化人心、“个 个阿弥陀佛,人人观世音...

    何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465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