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9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知 见” 论

    知 见” 论   普陀山佛学院 沈仁岩 2006·清明  就近,看到有一则论议,批评六祖的弟子菏泽(神会)禅师,斥他“公然立知见说‘知之一字,众妙’。虽有降求‘契机’而不得已...祖道信谓“妄情既不起,真心恁遍知”,故不须离文字、离知,方为解脱。因为“‘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常无性,所以终日立知见,终日无所立。佛种须从缘起,故“知之一字,众妙”。蕅益大师谓非不用此心,(...

    沈仁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171343.html
  • 所修万善,以何为根本乎?

    而饮甘露,非他所授;卧烟焰而啖脓血,皆自所为。非天所生,非地所出,秖在最初一念,致此升沉。欲外安和,但内宁静,心虚境寂,念起法生,水浊波昏,潭清月朗。修行要靡出于斯,可谓众妙,群灵府,升降...实心为体,缘虑心为用,用即心生灭门,体即心真如。   约体用分二,惟是一心,即体用,用不离体同,即用体,体不离用。开合虽殊,真性不动,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心异则千差竞起,...

    永明寿禅师

    |体用|真性|真如|自性|清净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09493920412.html
  • 一行禅师著:太阳我的心

    看看你的手,我的孩子" "你为什么哭,姊妹?" "知"之一字,众妙 后记   ... 著作:太阳我的心     坦特的苹果汁 念头河 阳光和绿叶 黑暗变成了光明 "扣上你的夹克"歌 花三个小时品一杯茶 浴佛 在工作中培养...

    一行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1248055.html
  • 问:经上讲佛有大智慧。我很崇尚智慧,但是知识呢?

    知识和智慧有关系,但的确不是一回事。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都开始推崇知识,觉得知识就是力量。但在历史上,对知识历来都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法对知识也是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方面认为"知之一字,众妙",同时也认为"知之一字,众祸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42477603.html
  • 论“重玄”一词的佛教使用路向

    论“重玄”一词的佛教使用路向  摘要:本文梳理了自东晋至隋唐时期佛教诸家对于源自《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的“重玄”一词各取所需的借用,并且指出:被佛教最早发明的“重玄”义中的“双非双遣”义在...魏晋玄学之后的第三期发展,昌隆于隋唐时期的重玄学无疑代表了这一时期道家哲学的主流,而源自《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的“重玄”更是道家重玄学的标识性概念。然而令我们惊奇的是:在重玄学形成以前和以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4647377.html
  • 禅门三宗

    空寂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由无始迷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瞋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即是真性的显现,除此之外不必另求开悟,天真自然是真悟。神会的荷泽宗,则以为空寂心,是吾人的真性,得知灵知不昧的知字,乃是众妙。而两家说法虽不同,会一切相归一真性的观点则是相同的。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0765097.html
  • 智旭的佛学成就

    为心体’说,他就批评为‘知不单为众妙,也是众祸’。智旭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近代佛学思想未曾变化之前,大抵都是依照他来讲说的。 ...考究。因事不但具理,也具足相,犹如贤首所说事事无碍,重重无尽──这样性具的思想自然由具性而发展到具相,从而接受贤首家说了。智旭这种思想即是在德清的影响下所得的,他即以此解释《起信》,又以《起信》融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071341.html
  • 农历五月十三日恭逢唐代荷泽神会禅师纪念日

    禅源诸诠集都序》记述荷泽一宗的教义说:“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由无始迷,故妄执...前后际断,故知无念为最上乘。”(《传灯录》卷二十八《神会语录》)神会虽说无念,但据宗密所传,荷泽是主张“知之一字”为“众妙”的。可见他最重知见解脱。南北二宗的根本不同是:北宗重行、南宗重知。北...

    【佚名】

    |纪念日|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6/09220110221.html
  • 中华道学与佛学经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源头与根本

    ,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玄,玄之又玄,众妙。”此章的释意为:世间的道理可以用语言来称说和形容...有”化生出——“阴与阳”,“天与地”,“人与万物”以及“先天、后天”等等为“众妙”。它属于心领神会的层次和境界,正如古人说的:“不可说、不可说”,其实并非不可说,而是无法找到准确的、合适的、形象的...

    冯智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4559184.html
  • 论“知之一字众妙

    ”,而不是依稀彷佛,识情卜度“妄知”。  二、辩别真妄体用  从“知”的本意看来,如果我们认为“知之一字是众妙”,郎是说当人现前一念知就是自性,舍此更无其它,那就未免陇侗真如,颛预佛性,使人难...中去认取这知妄的本性。果能一念回光,识自本源是名明心见性。  四、众妙  所谓“”郎是通达,无壅义。这里指修行的道路。‘楞严经’中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譬如天王,赐舆华屋,虽获大宅,...

    常 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136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