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君作为,无所拘束,随心所欲;一旦受了戒後,就这不能做那不能行,很不自在。因此有佛弟子於佛一入灭,就高声大嚷:“现在我可以无忧无虑了,那老头子在时,规定我们这不能行那不允许,现在他去了,谁能奈我何?”不知道人们对“自由”作何理解,更不知道人们在受乐时,罪业之影也随身而来了,在寻找快感时已铸下弥天之罪,哪还有自由可言呢?多少人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起心动念妄造种种业因而受轮迥,生活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过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3665072.html
-
失。这段经说至此意思都很明确,问题是下面的一句,“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应该作何理解?一般似乎是作这样的理解:如果能够观想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常常勤加修习,最终必定往生净土,住于正定位。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与上述念佛往生法门不同的另外一种修行方法,即观想法身进入三昧。能够进行这一方法的也决非是上述那些怯弱众生,而应是那些利根上器之人。修行信心分的这一段本来是为...
姚长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14980898.html
-
总刚踏出方丈寮门,冯楫居士随后就来拜谒大慧宗杲禅师,听到大慧与妙总的对话,自信地拍拍胸脯道: “刚才和尚您所举的药山禅师悟道因缘的公案,弟子我可以领会其中妙意!” “喔!你作何理解呢?” “什么...,祈求老师慈悲开示。” “什么也不得,不什么也不得,什么不什么总不得的时候,你做何解?”石头希迁道。 药山不防石头有此一问,顿时张口结舌,无法答辩,石头茫然笑道: “你的因缘不在我这里,你还是到...
依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1352137.html
-
不胜数,诸佛菩萨可能度尽吗?久远劫来,已有无量诸佛成就佛道,若诸佛皆须度化一切众生后方证菩提,为何还有无数众生沉溺于生死轮回之中?众生并未度尽,而诸佛已然成就,此又作何理解?
我们要知道,菩萨...。汉传佛教为大乘佛教,因而,中国佛教徒多以大乘行者自居,似乎这一身份的获得是理所当然的。
何为大乘?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此中佛说有波罗蜜多乘及密乘二种,除彼更无馀大乘矣。然此二...
济群法师
|菩提心|出离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20454933575.html
-
所谓“同生基”究竟是何意。清沈钦韩《王荆公诗文沈氏注》没有注解此信,今人所编古文选本一般也不选录,不知人们对其作何理解。近读徐文明先生著《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发现...之,幢幡香果助设施。茫然悔欲除所幻,还为幻佛力所持。佛天与汝本无间,汝今何恭昔何慢?十方世界本来空,受记岂非遭佛幻? 从字面上很容易判断这首诗讲述了某个佛教故事,然而究竟说的是什么故事,尤其是诗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4747379.html
-
还是在某处。“性”若无生灭,修行不修行到底又有何差别?实际上,对此难题慧能并不感兴趣。灵魂不灭之说是劝人弃恶行善的。同理,“性本无生灭”说是劝门徒不要因他的死而悲伤,更不要动摇修行的信心,因为和尚舍弃人世间种种享受而出家修行,其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过一种清净而无烦恼的生活。那么,“自性”到底该作何理解呢?在可观察的意义上讲,“自性”乃是经过训练而可以达到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即“无念”的状态。 ...
陈金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748851.html
-
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其义云何?类如木船与飞机为比例,木船一日行数十里,飞机一日行数千里。又如他处参禅十年不如丛林参禅一日,斯何理解?在他一切处参禅,每日参禅时少,忙外务时多,纵有一日真...答非所问,只有参透禅机的人才会觉得亲切。 《六祖坛经》云:“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
妙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2864049.html
-
?在人类宗教思想史上出现过形形色色的“神正论”,它们同“宗教的宇宙学”有何关系?如何全面深刻地理解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除了具有维系社会的功能外,是否还具有创建社会的积极功能?宗教除了具有维系社会和创建...秘密是人本学。”[5](第5页)恩格斯说:“人是斯芬克斯谜语的谜底”。[6](第651页)我们对费尔巴哈和恩格斯的这些话应当作何理解?我们能够从中作出一些什么样的结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宗教...
段德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5569494.html
-
说了厚厚的一部《金刚般若经》,你当作何理解。释迦常说:“吾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难道释迦在四十九年内真的一字未说么?若然,则三藏十二部经浩如烟海的法藏又从哪里来的呢?由此...理解和行持,弄得一无是处,唐捐其功。从而使茫茫宇宙、无边众生,欲求见性解脱而无门可入,长夜沉沦。
笔者每念及此,未尝不悲痛万分,而思为文,大声疾呼,以拯救之!本期讲学四川省佛学院,星期日为远近...
唐仲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84038907.html
-
:法轮上的”万字“作何理解? 答:佛教里面的万字,有时是在法轮里面,有时是在佛的胸前,它代表着”万德庄严“,代表着佛陀的一切功德。 问: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答:色就是物质的现象,它...获得这样一种圆满的、无量的智慧。 问:应当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答:”烦恼即是菩提“也就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本身就是了不可得的,我们现在觉得有烦恼、有妄想,但是...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424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