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7篇,用时3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放下念处,在实相上去用功

      如果一直执着在方便上,一直不肯去用,  实相终究是没有你的份!  虽佛性,也无法契入佛知佛见,惟放下念处! ...实相观不会没有缘由,师父当然知道在精舍里念头常常是转得多一些,但是,如果一直执着在方便上,一直不肯去用,实相,终究是没有你的份!虽是佛性也没有办法去契入佛知佛见!恶的境界当然要舍,好的境界同样的也...

    释见洽/普贤精舍住持

    |禅宗|在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2314206904.html
  • 佛性与修行

    智者大师曾说:「一切佛法只是除障显理的方便。」佛性一切法、一切智,如果理外执事而修,必落邪道。所以学佛者应从理起修,返修归理,方达事理不二。  三、谬执佛性,不务修行  没有真正明了佛性真义,而以谬见所执的某一种理解或某一种境界做为佛性的契悟,并以为佛性一切法,是现成的,只要守住此见或此境即可成道,而不必通过修习的手段,於是依旧是凡夫颠倒的思想与行为,反自肯为超脱与自然。这一层次是由於对佛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0239207.html
  • 从恶性到罗汉的须菩提

    信受,奉行教法。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十》   省思   恶性须菩提以惊人的速度改往修来,成圣成贤,证明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我们妄认过去的习惯为“己”,殊不知一切都是众缘...眼睛,就看到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放大光明,仿佛百千个太阳在眼前,却一点也不觉得刺眼难受,反而是通体舒畅喜悦。   须菩提顶礼毕,退坐一旁,虚心求教。佛陀为其说明嗔恚不仅会增长罪恶,死后还要堕入...

    中台世界

    |佛性|故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8/09252128429.html
  • 浅谈“佛”和“人”及佛教与人生幸福

    众生宇宙人生的真相和如何通过修证重回做佛的资格,他又进行了四十九年的传法和应机施教,为六道和九法界的苦难众生指明了登向极乐彼岸的明灯。佛陀告诉众生,众生本来都是佛,因执染尘垢而迷途世间,但众生的佛性未失,因妄想执着而不能得到,犹如古镜光明,因尘垢障蔽不能彻见,人人若肯相信佛的圣言而擦磨心镜障垢,即可解脱重新觉悟回到做佛资格。佛陀把他亲身修行的主要经验“戒、定、慧”告诉众生,用此办法可改造人生...

    常顺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0450430.html
  • 佛性与法性

    犹如耕田不下种”;《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知见就是指这念心。一切经论都讲“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指我们的觉性,觉性就是佛性,说法不同,指的就是一个,体认菩提心对修行人来讲很重要。  法性是指一切现象界所具有的真实不变的体性,诸法的实相。佛法上讲,一切众生佛性佛性是本性空,又讲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佛性是空,法性也是空,但是意义不同。有些人对于佛性空与法性空弄不清楚,...

    惟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5257272.html
  • 龙兴寺舍利宝塔赋并序

    舍妄归真,佛性,世人可臻,见性成佛,刹那永恒。任由山泉之水,趋流江淮之滨。   于是,仆闲人,无忧荒草,悬壶寄食,不取左道。闲时溪边看竹,倦来梁上观鱼。枕流漱石,种草莳花,古籍闲披,时文枕下。始悟...闻秋蝉万声,若梵音一遍;或见鸿雁两行,似佛性无边。法云池里,调御十方;灵鹫台上,演绎三乘;如傍合欢之树,如植萱草之芽;心意常存罗汉之果,目内时坠曼陀之花。   悟道也,如饥年之粟;得道也,若丰岁之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21763644.html
  • 佛陀的微笑

    母亲般的慈悲的微笑每每令我感动,给我以安慰、宽容、希望,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种叫做善根的东西,它在潜滋暗长。我等凡夫,佛性,在佛陀如春风般的慈悲微笑的轻拂下,自会显现,生根发芽。   佛陀的微笑是...

    凌志国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32194522.html
  • 知识、智慧与般若

    道理,此即明白告知:一切知识,一切智慧,都是唯心所现,此心就是人人佛性(或称本心、本性、自心、自性、觉性、菩提心、本来面目等等),是一切智慧的泉源,称为“般若智慧”。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修善,利益众生。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就不会被诸法的表相所惑,而能安住于空性之中,得到解脱。明白了中道实相、佛性的道理,就不会住着于真、俗二谛,而能安住于的中道实相上。保持时时安住实相,待因缘足...

    洪文斌

    |智慧|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01075826336.html
  • 作众生的牛马 不作牛马的心

    入佛门,发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佛性,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故而迷失本性,轮回生死,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深信自己佛性,必能起大悲心,发四弘誓愿,成就菩萨道。  为令众生皆能离苦得乐,因此...大道,得以时时启发的慈悲心,看到佛性的光辉。让这念心也能观己身与众生苦,心量日益广大。感恩同参道友的劝勉与包容,于修行路上共同学习成长。感恩护法大德的护持,让我们得以安心办道、深入经藏,为弘法度众而...

    见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047555.html
  • 佛教的心灵环保--释见引

    六根攀缘六尘,攀缘这念心成了妄心,起了贪爱而不觉,因贪爱而想占有,因想占有而不择一切手段造业,长劫以来,不断反覆薰习,养成习气,积习难返,吾人当前这念心,固然佛性,被无明烦恼习气覆盖,名为染污心,...定心、明心、净心之境界。 修般若以对治愚痴,愚痴是指(一)不信三世因果,(二)不知诸法缘起性空,(三)不知诸法实相,佛性之理,故般若智慧恰可归纳为:(一)因果通三世,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

    英国倪世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1473899.html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