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四谛是什么?
1、苦谛--人生如同苦海泛舟
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各种苦恼贯穿的,共有八苦:
(1)生苦:胎儿出生,皮肉细嫩,在接触和适应外界的过程中,充满痛苦。
(2)老苦:人到...具体分为八正道:
(1)正见--对四谛正确理解
(2)正思维--对四谛深入的思考
(3)正语--生活中,使用正确而美好的语言
(4)正业--规范自己的行为
(5)正命--生活中做到清心寡欲,...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45278170.html
-
三个字符分别代表欲界、色界、无色界,新月符号代表生命,日符代表辅助生命的体温热气、那答符号代表虚空界。这是一个象征宇宙和生命合一的时轮图,代表了内、外、他三时轮甚深教理。在藏传佛教中将十相自在图视为神圣的吉祥标志,做坛城、佛殿等建筑物装饰品和驱邪消灾的护身符而广为流传。 二、生死轮回图 生死轮回图系藏传佛教图式和艺术表现题材之一,藏语称"斯贝廓罗"。是佛教四谛教理的象征,生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00743376.html
-
---------- 寺院僧众的一项重要使命即学习佛教教理。在佛陀告诫信徒的八正道中,其中正见指对佛教四谛等有正确见解,正思维指对此有正确的思维,正语指不说非佛理之语,正念是明记佛教真理。大半涉及对佛教教理的理解和遵行。释迦逝世后,弟子们举行过4次集会,对释迦口述过的佛经进行会诵、甄别、审定,系统地把它们确定下来,从而有了叙述佛教教理、戒律和批驳外道邪说,发挥佛教教义的经、律、论三藏。信徒们可以...
时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4042299.html
-
什么是八正道?什么是十二因缘?
八正道
佛教教义。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
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2、正...邪淫等恶行;
5、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6、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7、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
8、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0376463.html
-
无识,虽在世法中,而实际上处于无为的境界;生活在名相中,又不为名相所累,心行言语断,解脱自在。佛教用神秘的般若观照也达到了他们对世界终极真理--真如实相的认识。二、叔本华的人生观与佛教的四谛说从意志本体论出发,叔本华认为,一切生命在本质上皆为痛苦。因为人在本质上意志的,意志有欲求,这使得人生在世就是痛苦,要取消痛苦,只有放弃意志和欲望。这种建立在意志本体论上的人生观与佛教四谛理论颇为相似。叔本华...
蔡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2944600.html
-
内容外,还有语词概念的排他抽象性,自相、共相二谛义、对形形色色外道哲学观点批判,对生命轮回、佛教四谛教义、佛性、二无我义、佛与佛法的真实可信性的论证等等,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故有人曾评价说:“《释量...是让什么“成正量”呢?就是为了证明佛与佛教,合乎正量,即合乎真理。法称在《释量论》中为解释《集量论》的这首归敬颂,另辟一章,称做“成量品”,专论佛陀的功德成因,二谛义,四谛教义,轮回转世,二无我等佛教...
多 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40438854.html
-
闻,1993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释印顺着,台北:正闻,1990 《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游祥洲等着,台北:正闻,2000 《原始佛教四谛思想》/聂秀藻着,高雄:佛光...---
【中文关键词】道次第|三种层次|心地|思惟|演说|相似般若|真实般若
【中文摘要】大乘佛教运动兴起之后,大乘经论中出现的种种菩萨思想,修学的方便,进阶的次第等等,深深影响了中国...
欧阳志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051771.html
-
1984。 4 聂秀藻《原始佛教四谛思想》,台北,佛光出版社,1987。 5 舟桥-哉着、余万居译《业的研究》,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 6 武邑尚邦等着、余万居译《无我的研究》,台北,法尔...samutpada|Meditation|Samyuktagama- Sutra
【中文摘要】佛教是佛陀的教义,是佛陀对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义,它是智能、觉悟宇宙人生的教义。 本论文以“杂阿含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65556138.html
-
深深的与小乘佛学者的心境相默契,世界是无常是空是苦,人生的一切毕竟是虚幻的。”【1】 这是唐君毅对佛教“苦谛”的认同,但只是他最初对人生的思考引发的一种宗教情怀而已,以后他并没有沿着佛教四谛的道路走...唐君毅弃佛归儒之原因初探 李玉芳1 张云江2 摘要:唐君毅先生成长过程中不乏佛教文化的滋养,他自幼在人生观上就与佛教的“苦谛”有强烈的认同感,学术思想受佛教的影响也很大,但他...
李玉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0057585.html
-
中国人。 当今现代化过程中所触及到的一些问题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或隐或显地关联着禅学问题。就拿佛教四谛之苦谛来说,当初佛陀是用自己所观察到的世界“生老病死”四种人的苦难现象来描绘“苦”相的。在...关于研究佛教禅学史的一些问题 高令印 禅或禅学,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般若学、唯识学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一样。因为禅有佛教禅和外道禅,不是佛教所独有,故这里题为’佛教禅学”。 2005年7月...
高令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176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