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五戒、十善;“声闻”、“缘觉”阶段则主要修出世解脱法;“菩萨”阶段则着重于慈悲济世,广度众生。可见,佛教的精神特色恰是立足社会... 佛教非常重视信仰问题,认为“信”是一种善的表现,为修学佛法的基础。《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在菩萨五十二个阶位中即以&...
陈星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3141238.html
-
佛教的精神特色,而中华民族受儒家仁义存心的教化影响,济世利人的大乘根性较多,而且彼岸观念稍淡,习惯于实用理性思维,因而从心理上比较容易形成观音崇拜。 2、介绍观世音菩萨本生故事、修行方法、灵感...影响。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音形象的中国化、艺术化,使她成为了中印文化结合的象征,成为佛教慈悲精神与儒家仁义之教相结合的典范。因而观音信仰的发展对于化导、抚慰人心、稳定社会...
陈星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1339443.html
-
精神特色,而中华民族受儒家仁义存心的教化影响,济世利人的大乘根性较多,而且彼岸观念稍淡,习惯于实用理性思维,因而从心理上比较容易形成观音崇拜。
2介绍观世音菩萨本生故事、修行方法、灵感事迹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音形象的中国化、艺术化,使她成为了中印文化结合的象征,成为佛教慈悲精神与儒家仁义之教相结合的典范。因而观音信仰的发展对于化导、抚慰人心、稳定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星桥
|观音|观世音|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7/16555582.html
-
、出家纪念日依然是香火最盛的日子之一。究其原因,我想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观世音菩萨以内在的慈悲和外在的神力教化著称,较能体现大乘佛教的精神特色,而中华民族受儒家仁义存心的教化影响,济世利人...成为了中印文化结合的象征,成为佛教慈悲精神与儒家仁义之教相结合的典范。因而观音信仰的发展对于化导、抚慰人心、稳定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观音信仰的发展,拓展、丰富了我国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42664760.html
-
师公”之声叫不绝口,可知彼等对慈祥可亲长老爱戴一斑。 长老所办的托儿服务中心与安老院最大特色乃是新加坡唯一提供素食服务的佛教托儿所与安老院,旨在于切实符合佛教慈悲戒杀的精神。小娃娃与老人家们也非常...乐龄合唱团及舞蹈团,通过表演艺术以发扬佛教的精神特色,曾前后举办过“慈声飞扬”、“心弦”及“旋律九十”慈善音乐晚会并为洗肾中心筹款,表演更为人所激赏。 为庆祝卫塞节而举办了卫塞佛教文化艺术展九一,深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3269401.html
-
人类的调和与共存”。鎌田教授表示:爱自然,将自然与人融合在一起,是中国佛教的精神特色,此时有必要把中国传统佛教再发掘,再重申其理念。这样的主题,应该能契合太虚大师、星云大师等大德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当教授做专题演说时,笔者担当即席翻译,深觉其内容合乎现代人间佛教的精神,寓佛法於天地万物,大自然之中,为使向隅者亦有机会得闻此精彩内容。特将此演说全文翻译出来。
三、自然和人类的调和与共存
...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生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4050085497.html
-
将佛教正名为“佛陀教育”,凸显传统佛教的文化教育内涵,同时又顺应时变,使佛教主动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从而使他的佛学思想既涵有传统的精神特质,又具有很大的适应性、融贯性的特色。净空佛陀教育思想是当代佛学...佛教,又能使佛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显而易见,净空佛陀教育思想的主要是特色首先是对传统佛教精神的弘扬与肯定。净空陀教育思想之提出,其宗旨就是为了维护传统佛教的精神于不坠,从而维护和发挥佛教在社会的地位...
李安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5963397.html
-
指示的,要生活在团体中,才有真实的自利利他。佛教的集体生活有着三项特色:互相教授教诫、互相慰勉、互相警策。古代的禅宗丛林就颇有集体的精神。不过由于隐遁的、个人的思想泛滥,佛教的集团精神受到了淡视,这才使...进行深刻的反思。我认为,佛教界在弘扬人间佛教、方便适应众生根机的同时,应注意防止佛教的异化变质,不能偏离佛教的根本教义,不能忘失人间佛教的精神特色;应深入学习领会太虚大师、印顺导师和赵朴初居士等高僧大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4550129.html
-
才有真实的自利利他。佛教的集体生活有着三项特色:互相教授教诫、互相慰勉、互相警策。古代的禅宗丛林就颇有集体的精神。不过由于隐遁的、个人的思想泛滥,佛教的集团精神受到了淡视,这才使佛教散漫得如沙砾一样。...的反思。我认为,佛教界在弘扬人间佛教、方便适应众生根机的同时,应注意防止佛教的异化变质,不能偏离佛教的根本教义,不能忘失人间佛教的精神特色;应深入学习领会太虚大师、印顺导师和赵朴初居士等高僧大德关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150268.html
-
愿力和热情,那么到了庙里头也只能是一个粥饭僧,又何必拿八两去换半斤呢? 就没有这个必要。应该把佛教的精神特色和理念体现在当下的生活当中,不一定信佛都要到庙里来。在《妙法莲华经》当中佛陀把在家修道者喻为火...非常严重的错误情况,往往不能妥善处理好佛教信仰与经济生活的关系,使得佛法的内涵和形象在社会上被误解,似乎佛法与经济生活势不两立。佛教信仰显然属于精神范畴,经济生活跟我们的物质生活紧密相连,二者表面看来...
妙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2195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