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抢救性保护,新疆北部唯一现存唐代佛教石窟洞——吉木萨尔千佛洞通过专家验收,近期重新向公众开放。
据吉木萨尔县文物局负责人介绍,自去年6月开始,根据专家提出的除险加固抢救性保护方案,当地...裂缝,面临垮塌的危险。
千佛洞位于吉木萨尔县城西南5公里处千佛山西台地。据考证,这一佛教石窟洞最早建于唐朝,历经四毁四建,是目前新疆北部唯一现存的唐代佛教石窟洞。...
佚名
|开放|佛教石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09553171015.html
-
漫谈佛教石窟艺术 > -------------------------------------------------------------------------------- 最近,...几个石窟和个别佛教寺院遗存的舞蹈形象。 云岗石窟中的舞蹈形象 云岗石窟多姿多采的舞蹈形象,大致可以分成天宫伎乐与飞天;民俗舞、杂技与力士两个部份,现分述如下: 天宫伎乐与飞天 云岗石窟的第十二窟...
潘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2477362.html
-
浅谈中国佛教石窟雕塑
浙江省桐庐中学 谢钟强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佛教石窟雕塑的地域性来简要概述中国佛教石窟雕塑。现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地区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其中有代表性的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这些佛教石窟艺术汲取了汉文化丰富的...
谢钟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2868161.html
-
中国雕塑最重要的部分是石窟艺术,许多巧夺天工的雕塑品,大多在石窟中完成。此外,石柱、石经、经幢等,也都是雕塑巨作。佛教的石窟艺术扩大了雕塑的领域,而雕塑也展现佛教的内涵,两者相得益彰,为人类宗教、...成就。如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及四川大足等地石窟。不仅辉煌了中国艺术史,也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世界的艺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佛像雕刻伊始 佛教的雕刻艺术始于佛像的雕刻。据《增一阿含经》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2050762.html
-
陕西省岐山县一文物爱好者日前发现一处古代佛教石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13日赶赴现场考察研究后认定,这是一处距今约1500年的北朝佛教石窟,也是陕西关中平原首次发现的佛教石窟。
陕西省...一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于是报告给了文物部门。”
记者13日跟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知名佛教考古专家张建林一行赶赴岐山,在于安君引领下见到了这处佛教石窟。专家现场考察后认为,这处...
【佚名】
|石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2/08494120697.html
-
中国汉传佛教石窟与佛教传播 古代印度的佛教寺院建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精舍式,一种是支提式。精舍式的寺院建筑,设有佛殿、佛塔、僧舍、园林等;支提式是指依山开凿的石窟,现存最早的古印度佛教石窟是巴拉巴尔石窟群。这两种形式的佛教建筑,都随着佛教的汉传,传入了我国汉地,精舍式建筑逐渐演变为我国的塔庙,支提式则演变为石窟寺。石质比较坚固,不易损坏,岩窟冬温夏凉,且比用砖瓦建筑寺庙节省费用,开凿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3150503.html
-
略谈佛教石窟与佛教传播 古代印度的佛教寺院建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精舍式,一种是支提式。精舍式的寺院建筑,设有佛殿、佛塔、僧舍、园林等;支提式是指依山开凿的石窟,现存最早的古印度佛教石窟是巴拉巴尔石窟群。这两种形式的佛教建筑,都随着佛教的汉传,传入了我国汉地,精舍式建筑逐渐演变为我国的塔庙,支提式则演变为石窟寺。石质比较坚固,不易损坏,岩窟冬温夏凉,且比用砖瓦建筑寺庙节省费用,开凿于人迹罕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15465713.html
-
试论佛教石窟中的飞天 作者: 刘晓毅 飞天, 在佛典中称“干闼婆”、“紧那罗”, 因其形象在佛教石窟寺绘塑造像中, 常作飞行虚空状, 是能飞行的神, 中国古代有“飞仙”、“天人”、“羽人”之说, 古籍中有关记载众多, 出土文物中也有不少例证。 或受之影响, 中国人就给他们安了个好听名字叫“飞天”。 飞天是佛教石窟绘塑造像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多出现在经变、佛传等故事壁画, 窟顶、壁面上方, ...
刘晓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4074552.html
-
中国佛教石窟与文人情怀
有人说石窟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环境的艺术。这话无可非议。石窟的开凿可以营造出宗教的环境,而环境又可为石窟造像提供更加合适的场所,来烘托佛教造像的艺术...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山静林郁,车马不尘,“宜其为群仙之洞府,宜其为诸佛之胜地”(《重修法华洞碑记》)。石窟寺院外的环境本身就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与佛教清静脱俗,向往彼岸佛国净土的主张相合拍。...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2592088339.html
-
中国最南方佛教石窟探幽
在赣州通天岩内,359尊形态各异的摩崖造像静静地站立或盘坐于崖壁上,他们用阅历过千年的目光审视着世界,眉宇间显露的淡淡微笑,似在向世人述说着自己阅历千年的尘封往事,...飘逸、精致柔和的佛像千姿百态、风采各异,甚至连眼睛、鼻子也没有两个是相同的,雕像恰似行驾梵宫,反映出隋唐两宋间通天岩香火旺盛,是佛教僧侣和信徒造像的高潮。 1993年,中国石窟艺术著名学者张总在对...
徐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4095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