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篇,用时3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一念心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

      释本心法师  各位善知识能关注一些出家人过失的话题,而不是盲目信仰,这非常好、非常难得。  佛法平等、究竟、圆满,在义理和事相的各个方面都没有矛盾,都圆融无碍。如果我们学习和修习佛法,心中有...修证。追究如实的着手处,就是当下一念心。  此一念心能幻现佛法界,平等一切;能幻现菩萨法界,觉悟一切;能幻现辟支佛、阿罗汉法界,空一切;能幻现天法界,清净一切;能幻现人法界,仁义一切;能幻现阿修罗法界...

    释本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1745351.html
  • 试论佛教“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大悲“的思想,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中国佛教也极力推崇佛教的平等思想,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平等。” 佛教的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试论佛教“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陈冠桥  提要:佛教,作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的解脱之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信仰体系、哲学体系与价值体系。“平等慈悲”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理念。其现代...

    陈冠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4452205.html
  • 用佛教慈悲平等理念构建和平和谐的人类社会

    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平等。”   在慈悲平等思想的基础上,佛教首先确立了非暴力的原则,即以“不杀生”作为全部戒律的首戒。也就是说,非暴力、不杀生是佛教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基于此,和平...用佛教慈悲平等理念构建和平和谐的人类社会   慧静法师  提要:佛教认为,世间一般的人都有严重的我法执着和深重的烦恼,而烦恼中又以贪欲为第一。有了严重的贪欲,就会出现家庭矛盾、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和...

    慧静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0767362.html
  • 试论佛教“ 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平等。” 佛教的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佛教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主张无情有性说,敬畏自然,珍爱自然,...   试论佛教“ 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陈冠桥   引言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必将加速推动东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碰撞和交融,也必将使不同宗教的交往和会遇...

    陈冠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32687436.html
  • 佛教伦理与“八荣八耻”

    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平等。”佛教平等思想是对中国古代盛行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的巨大冲击,深受下层平民和广大妇女的欢迎。慈悲理念也是基于缘起说提出的。“慈”就是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这就是告诫他们,不要作恶业,免受恶报。(二)    佛教伦理的基本准则有3项: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去恶从善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著名的“七佛通戒偈”。此偈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045799.html
  • 用佛教平等慈悲理念 维护世界永久和平

    、价值目标和前进方向。而在这方面,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可以作为构成这种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和来源。  一、佛教平等的涵义与特质  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平等。”(见《古尊宿...平等智、运用平等观去观照众生,这就形成了对一切众生不起怨亲等差别见解的平等心。《金光明胜王经疏》卷二说:“‘直心以何为本?’答:‘以于一切众生平等心为本。’此意怨亲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一切众生平等,...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20959264.html
  • 试论佛教“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众生要有普遍的无差别的爱心。佛教典籍还宣扬“平等大悲“的思想,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中国佛教也极力推崇佛教的平等思想,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平等。” 佛教的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佛教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主张无情有性说,敬畏自然,珍爱自然,摄护自然;还宣扬众生与万物以解脱为终极...

    陈冠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55670322.html
  • 真觉法师:用佛教慈悲平等理念构建和平和谐的人类社会

    是指一切现象均平齐等,无本性、本质,乃至高下、浅深的差别。佛教还特别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不仅强调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的平等,还强调人与佛的平等。所以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平等。”   在慈悲平等思想的基础上,佛教首先确立了非暴力的原则,即以“不杀生”作为全部戒律的首戒。也就是说,非暴力、不杀生是佛教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基于此,和平也成为佛教实践主体的本质...

    真 觉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5973231.html
  •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

    ,惟佛法平等。” 汉语中的“平等”一词,也正是来源于佛教。汉明帝永平年间,洛阳白马寺的建立标志着佛教传人中国。此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在提倡万物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天地万物的和谐。为什么说...吠舍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平民,首陀罗则是“贱民”,从事当时社会上艰苦、低贱的行业.他们与高等种姓的人不仅不能通婚,甚至行不能同路、饮不能同泉。社会上充满了不平等现象,人世间充满了种种苦难,正是在这样的社会...

    余秉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3362003.html
  • 陈冠桥:试论佛教“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差别的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中国佛教也极力推崇佛教的平等思想,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平等。” 佛教的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哲学体系与价值体系。“平等慈悲"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理念。其现代价值日益得到充分阐发,本文认为把佛教“平等慈悲"理念运用于缓解人类社会矛盾,必将有助于提升人类的精神素质,满足人类的新需要...

    陈冠桥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5773227.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