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远的影响。 佛教中的孝经除了《地藏菩萨本愿经》,还有《佛说孝子经》、《佛说睒子经》、 《盂兰盆经》等。这些经的篇幅很小,都早在西晋时就已传译。《佛说孝子经》的内容是叙说为孝之道。佛认为父母受着苦痛,...寿终往生天上。《佛说睒子经》所说的是佛在过去无央数世之前为慈慧菩萨,他往生为迦夷国中孤无儿子、两目皆盲的夫妻的儿子,七岁时取名为睒,他奉侍父母如人侍天,后又劝父母入深山求虚寂无上之道。有一天父母渴欲饮水...
星云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2147312.html
-
<佛说睒子经>谓:“睒至孝仁慈,奉行十善不杀、不盗、不淫、不欺诳、不饮酒、不妄语、不嫉妒。信道不疑,昼夜精进,奉待父母如人侍天,言常含笑不伤人意。行则应法,不妄倾邪,于是父母即大欢悦,无复忧愁”(注24)。<佛说睒子经>所要阐明的是,生时供养父母的重要性,为供养父母,甚至牺牲性命在所不惜。而大乘涅槃系所造的<盂兰盆经>则是说供养父母,甚至在其死后也要尽一切力量供养的经典(注25)。 为佛家所...
刘易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3666019.html
-
这个相通之处仅局限于对现实的人生,如对人的慈仁与关爱,平和与宽容,等等。业露华先生证明宋代编成的“二十四孝”中“郯子乳鹿奉母”故事是从东吴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中《睒道士本生》和西晋圣坚所译的《佛说睒子经》里的内容等演化过来的[3]。这说明宗教中对人间的关爱是能够被纳入儒家仁爱的范畴内的。 第二, 道德规范上的共通互补。儒家提倡教化,偏重以道德来规范社会,此《大学》所谓“君子先慎乎德。有德...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841419.html
-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大正藏》第三册。 (东吴)支谦译:《佛说九色鹿经》,《大正藏》第三册。 (姚秦)释圣坚译:《佛说睒子经》,《大正藏》第三册。 (唐)义净译:《妙色王因缘经》...。 (西晋)失译人名:《菩萨睒子经》,《大正藏》第三册。 (西晋)竺法护译:《德光太子经》,《大正藏》第三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大正藏》第四册。 (北凉)昙无谶译:《佛所...
林玉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053042.html
-
大地,莫不息息相关。这便是佛教中“同体与共生”的理念。 5、佛教徒保护环境的具体实践 《佛说睒子经》中[23]记载:有一位菩萨(睒子),他每丢一张纸,深怕污染了大地;每讲一句话,怕惊醒了大地;每走...。睒子为童子之名。佛说往昔为睒子童子,孝养瞽亲之事。有二译:一失译,附于西晋录,谓为菩萨睒子经。一乞伏秦圣贤译,名为佛说睒子经。出于六度集经。
...
释如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1065200.html
-
佛经记载,主要有《佛说睒子经》、《六度集经》卷五《睒道士本生》等[11]。作为佛教艺术题材的睒子本生故事则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云冈石窟第9窟、敦煌莫高窟第428窟、麦积山第127窟等北朝或以前的石窟壁画中有较多的表现。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表现孝道思想的睒子为当时的人们所利用,并借之以提倡传统孝道文化。甚至在隋唐之际,佛教徒借重儒学孝悌观,创作《父母恩重经》伪经,借以宣传孝道思想。...
魏文斌、唐晓军、师彦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7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