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静波法师:维摩诘经讲义九-佛道品第

      佛是梵语,全称佛陀,译为觉者。佛道就是佛所觉悟诸法的真实相,也就是诸法的本来面目,而这个本来面目不是悟时就有,迷时就没有,只是诸佛悟得本来面目,与之相应,即能随顺法的相状和世间价值观念而没有任何困难和痛苦,即是佛道;众生迷惑,则起颠倒妄想,没事找事,无事生非,违背事物的本来面目,即是非道,可见,正如《思议梵天所问经》中所说:“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因人而异,因...

    静波法师

    维摩诘经|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21250019870.html
  • 敦煌遗书中的《维摩诘所说经》及其注疏

    所说经》。辰32号自《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疏至《观众生品第七》;斯2732号自《佛道品第》疏至《嘱累品第十四》。首尾恰好相接。因卷一不存,科分纲要不清。但本《义记》科发颇细,每品一般分为大段、段、子段...均残,存223行,所疏为罗什译《维摩经》之《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至《佛道品第》。(二)昃24号,首尾均残,存123行。所疏为《佛道品第》至《菩萨行品第十一》。(三)昃23号,首尾均残,存39行,所...

    方广锠,许培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5650984.html
  • 体相论

    同一”,亦非同一,不碍不灭于差别相,但可名之为“同一”,也确实是最究竟真实的同一。    注释   [1]本节思想可参阅《金刚经》、《维摩诂所说经》佛道品第、入不二法门品第九。《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一习应品第三、卷三行相品第十、卷九散华品第二九。《大智度论》卷十八。   [2]《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十五经耳闻持品云:“若菩萨摩诃萨不住般若波罗密中,为习般若波罗密。” 卷二三大方便品云:“若菩萨...

    释圣虚著

    |般若|智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1706378976.html
  • 学习虚云和尚丛林营为思想与实践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二《佛道品第》,《大正藏》册14,No. 0475,页549b。   [22] [元]释明本《幻住庵清规·序》,《卍新纂续藏经》册63,页571b。   [23]...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二《佛道品第》,《大正藏》册14,页549b。 ...

    王仲尧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094091.html
  • 体相论第四

    亦非同一,不碍不灭于差别相,但可名之为“同一”,也确实是最究竟真实的同一。    注释   [1]本节思想可参阅《金刚经》、《维摩诂所说经》佛道品第、入不二法门品第九。《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一习应品第三、卷三行相品第十、卷九散华品第二九。《大智度论》卷十八。   [2]《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十五经耳闻持品云:“若菩萨摩诃萨不住般若波罗密中,为习般若波罗密。” 卷二三大方便品云:“若菩萨摩诃萨作...

    释圣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5953383.html
  • “往生咒”与人间佛教

    lsquo;注维摩经·佛道品第“说:“佛法中以涅槃甘露含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甘露”梵语“阿弥利哆”。...躬行教戒,身意泰然,不为五浊苦所危,故云“现世常得安隐”。至于“临命终时任运往生”,这是信仰与意志问题,基于浓厚的宗教感情和渴仰,属未知领域,非客观的...

    郑僧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2363772.html
  • 王雷泉编: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8)

    佛道品第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香积佛品第十  菩萨行品第十一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法供养品第...易趣入,为〈不思议品第六〉。其所利者,众生是也,为〈观众生品第七〉。菩萨利他,亦以自利,以俗谛事自利,为〈佛道品第〉;以真谛理自利,为〈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别利叙已,继以总谈,为〈香积佛品第十〉。...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4344216.html
  • 六祖慧能对“禅、定”含义的解释

    定”,“外离相即禅” 这是对于《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灵活运用。   大乘经典之中也有类似的诠释,比如《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云:“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火中...,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2](《坛经付嘱品第十》)坛经的自性说这与大乘经典中的如来藏思想是一致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5777015.html
  • 论中国佛教的人性善恶观

    如来种就是世间的杂染秽污、恶行非道,唯有依此才能成就一切佛的功德。该经的《佛道品》中在阐说“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后,又有以下一段对话:  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友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注:《维摩诘经·佛道品第》。)  经中认为...

    王月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0740721.html
  • 苏轼诗与《维摩经》

    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25)。法喜,意谓听到讲说佛法后便心生欢喜。《维摩经?佛道品第》:“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26)这首诗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是...第537页。  42《维摩经?弟子品第三》,《大正藏》第十四卷,经集部一,第541页。  43《维摩经?佛国品第》,《大正藏》第十四卷,经集部一,第549页。  44《东坡乐府》,第79页。  【原...

    梁银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0161478.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