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当心,与灭

      学般若法者,在初执有,次则偏空,为说真语、实语、如语、不诳不异等语,世人又执为实有此法矣。上言布施忍辱等行,恐其执于有也,但处处说幻离相,每言不可取不可说等,又恐其著于空而偏乐寂静禅味,不起大悲之用矣。不落,便入灭,二交起,翻成颠倒,真智无由显发,世尊故说此法,无实无虚以圆之,但圆其体,非泯其用,倘偏乐寂静,即不能发般若之妙用。此无实无虚一句,如画龙点睛,通体活现,...

    王骧陆居士

    ||灭|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1327047538.html
  • 修行人应远离四

    云何四?一者。若复有人,如是言:我于本心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得故,说名为。 那四种呢?第一种是。什么是?就是认为圆觉成佛是造作出来的。我们的一切修行不是在...认为有修有证,有佛可成,这是。 这是圆觉境界,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大家可不要听了以后,都不修行,都不造作,那不可以,我特地在此强调一句,因为诸位没有这个气派,没有这个胆识,没有这个智慧。假如...

    南怀瑾先生

    |四||任|止|灭|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1319237537.html
  • 问:过午不食有什么好处呢?

    《佛说处处经》中: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是故沙门道士知福不食。 也就是说呢,过午不食有以下五条善福: 一个是少淫欲 一个是少卧眠 一个是一心不乱 一个是很少放屁 一个是身体舒服没 。 所以,鼓励大家过午不食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6133194780.html
  • 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

      佛教所说的业,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业障。   《灌顶经》卷十云:“种恶得其殃,合家悉疾病。”   因以前的恶业,受报应而得病,痿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此乃...殃咎所引,故使然也。”   智者大师,将分为三种:一者四大增损;二者鬼神所;三者业报所得病。在《摩诃止观》卷八单列“业”一条,与四大不顺、饮食、禅、鬼、魔并列。“业者,或专是先世业...

    佛医我心

    |治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6/0836309987.html
  • 天台大师智顗的禅对治理论(一)

    的生理疾病、魔事、   业障等身心干扰。较智顗书中所谓“观病患境”的“病患”内容,取意稍   宽。   将禅专题探讨,古代印度已有《治禅秘要法》之专著传入中国   ,但是智顗所探讨的领域,较此书更为博杂。其所论述,牵涉到佛法、传   统医学、坐禅经验等问题。因此,要深入检讨这一问题,实非笔者目前之   能力所堪。本文的意图,只不过拟将智顗的禅理论规模及特质,一初   步探讨而已。   《...

    蓝吉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4168661.html
  • 天台大师智顗的禅对治理论

    实用的参考资料。   本文所处理的“禅”范围,包括坐禅时所引发的生理疾病、魔事、业障等身心干扰。较智顗书中所谓“观病患境”的“病患”内容,取意稍宽。   将禅专题探讨,古代印度已有《治禅秘要法》...一初步探讨而已。   《智顗》的禅对治理论主要记载在《禅门口诀》、《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摩诃止观》诸书中,本文主要即对这四部著述一检析。至于其他著作,因为关系较少,至多仅能在文中...

    蓝吉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14457982.html
  • 疗法

    处理的“禅”范围,包括坐禅时所引发的生理疾病、魔事、业障等身心干扰。较智顗书中所谓“观病患境”的“病患”内容,取意稍宽。   将禅专题探讨,古代印度已有《治禅秘要法》之专著传入中国,但是智顗所探讨的领域,较此书更为博杂。其所论述,牵涉到佛法、传统医学、坐禅经验等问题。因此,要深入检讨这一问题,实非笔者目前之能力所堪。本文的意图,只不过拟将智顗的禅理论规模及特质,一初步探讨而已。   《...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5561880.html
  • 佛说口四业

    他家。此人未来堕大地狱。热铁烧身饮热铁汁。设生世间癞狗及癞人。无量劫中常食脓血。心所念者。纯是不善与恶相应。   三者其两舌人犹如水火。不。他人善实言净语。狂横言非。他所不横为他。...碎身火聚 此苦不为恶  妄语大毒害 烧坏天人福  游行阿鼻狱 刀轮为脚足   铁毒蛇为舌 口火烧大千   眼如迸铁丸 雨大镬汤雨  烧灭善根花 毕定堕恶道  无量亿千劫 求出无由脱  如是大恶人 举身...

    佛说

    |口业|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1/1851172450.html
  • 发菩提心的深远意义

    也空的道理,执空,就会堕入拨无因果的邪见。这就是无病服药,药还成,不是智者所为。执有、执空虽都是,执有成,可以空药治,若执空成,则无药可治。执有成的众生,服了佛所开出的空药,除却邪见,...执着如是之心,如此发心则是真无漏不堕三界,这样的菩萨才可称为摩诃萨,具有无上的智慧,广利乐一切众生之事,真正能供养诸佛,其智慧福德远非一切声闻、缘觉所可相比。其次,由于有了菩萨摩诃萨众,一切如来、声闻...

    宋道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4550672.html
  • 释太虚创办汉藏教理院

    ,他除将100元奖励汉藏教理院学僧外,剩余100元全部捐赠给北泉慈幼院生药费。甘肃佛教学会发起捐机救国运动,捐“佛教号”1架,太虚接信后,立即响应,自捐100元,并承担筹捐1000元,还致电向全国...虚对卢孚在北碚肃清匪患,开始生产建设与文化建设,极表赞赏,曾在峡防局《建设人间净土》的讲演:“余觉佛法上所明净土之义,不必定在人间以外,即人间亦可改造成净土。虽人世有烦恼生死痛苦斗争等危险,但若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556501.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