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三日),第二十届全球供佛斋僧功德会在台北小巨蛋盛大展开,现场有来自海内外各国约三千位僧侣,还有副总统吕秀莲、立法院长王金平以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都齐聚台北小巨蛋,一起为台湾祈福。 吕秀莲为第二十届全球供佛大会揭幕,与来自美国、印度、日本、西藏全球海内外近三千位僧侣,齐聚台北小巨蛋,一起为台湾祈福。 担任功德会荣誉主委的王金平居士也现身会场,与吕秀莲携手结善缘。对于这场盛会,亲民...
【佚名】
|供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2/0643406803.html
-
据佛教城市报道:中国佛教全球供佛斋僧功德会将于2006年12月03日举办全球供佛斋僧大会。 地 点:台湾台北市巨蛋体育馆(南京东路四段2号) 电 话:(02)25557788 传 真:(02)25562828 邮 编:19837950
【佚名】
|供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1/0907466483.html
-
在佛教中,灯代表光明和智慧,意即提醒世人要追求智慧,以去除愚痴。以灯供佛,隐含着以灯破暗、象征以智能除惑的深义。新《华严经》第七十八说:“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佛教中燃灯供佛的起源来自于一则“贫女供灯”的佛教故事。这则故事说,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个贫穷而孤独的...
常静
|供灯|供养|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21303420617.html
-
在佛教中,灯代表光明和智慧,意即提醒世人要追求智慧,以去除愚痴。以灯供佛,隐含着以灯破暗、象征以智能除惑的深义。新《华严经》第七十八说:“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佛教中燃灯供佛的起源来自于一则“贫女供灯”的佛教故事。这则故事说,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个贫穷而孤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2659857.html
-
http://www.fjdh.cn/Item/93900.aspx
-
据佛经记载,供养佛陀之物共有五十二种之多,其中以供花最为普遍,常见在北传佛教国家,信徒们习惯于以式样繁多的人造之花供佛;在南传佛教国家,信徒们则酷爱每天采摘鲜花供佛,笔者喜奉健钊法师...在天边闪着淡淡的光,信徒们便纷纷起床,手提花篮,采花供佛。由于锡兰地处热带,一年四季,鲜花常开,随处可得。然而并非任何花都可供佛。在《苏悉地羯罗经 供花品》卷上,明确列举了许多花不能供佛。例如,臭花、...
净因
|供养|正念|止观|供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1807236968.html
-
学佛要破迷开悟,供佛其意是以事显理,以相表法。 对理对法要恭敬,对事对法也要恭敬。对父母恭敬,对父母照片及所在处所应恭敬(住持三宝地)。 佛像:吾等师尊,应报佛恩,必恭敬。学佛见贤思齐,行菩萨道...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法不舍。即实际理体,“一法不立”;六度万行,“一法不舍”。而二者统一于中道,即诸法的真实相。如《法华经》的要点,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真如要随缘,不变随缘;随缘又不离真如,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4262388.html
-
比丘戒得到罗汉之果位。可见供花时,最重要的是以虔诚清净的心,发愿众生皆能得到佛陀究竟果位,即使是小小的花朵,也因发心广大而会有极广大的功德利益。
“香”的供养
献香并非因为佛菩萨需要借此...小小个子的比丘一般,具足佛音六十支的美妙成就。
为什么佛前供水、花、香、灯、涂、果、乐等八供呢?
这是缘自印度的习俗,客人来到家中,先招侍人喝水、然后洗脚,再挂朵花在脖子上,以香薰一薰...
堪布卡塔仁波切
|八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2229357504.html
-
燃身供佛,念佛往生 摘自《莲池海会》37期 具行上人修行略传 趺坐向西归净土,莲池浴体证无生, 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 数载名山参偈遍。归来念佛荷锄边; 助兴梵刹同艰苦,...修行,所以,今生想学佛修道,以求来生勿再沦落啊!”虚云微笑道:“你想要怎样修?” 阿便说:“我不识字,又丑陋,又蠢材!我哪知道要怎样修?只求老师父教我简便容易的方法罢,我常听师父讲经,讲得深奥,我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0149599.html
-
外道求生天,享天福,仍是生灭的快乐,天福享完,仍要堕落受苦。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佛所,请求剃度出家,继续用功修行,不久就都证到阿罗汉果,永出三界生死轮回之苦,进入圣道。
典故摘自:《杂宝华经.卷四──弗那施佛钵食获现报缘》
省思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之者。”何谓“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之者”?即是无所染着的清净心,因此,一无所求的虔诚供养...
中台世界
|供养|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7/0714091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