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隋唐佛教造像龛
近日,陕西省文物部门在留坝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龛。据参与普查的文物专家介绍,留坝县的这一发现填补了陕南隋唐石窟造像的空白。
据介绍,陕西省文物普查队对秦岭以南各县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在316国道留坝县段的武关驿镇武关河村附近发现一处佛教造像龛,这一造像龛名称被命名为武关河佛教造像龛。
3月9日中午,记者在文物发现地看到...
佚名
|像龛|隋唐|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09190936225.html
-
唐宋时期邢州隆尧宣雾山石窟 隆尧宣雾山隆胜寺一处规模颇大的崖龛群。虽然多是一些小型摩崖龛,有类似河南安阳灵泉寺的万佛沟,但实地调查,现存龛数约在两千以上,大小造像约近一万躯。这样规模的龛像石雕群,...延续到北宋。就唐碑说,现还有初唐武德六年(623)和贞观七年(633)开凿石室雕刻“贤劫千佛法华经”文的碑石和贞观九年(635)以及开元二十五年(737)的“多心经”石室刻出的造像题记,至于龛像旁的造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30958062.html
-
南岩多是唐、五代造像,北岩多是北宋造像。造像多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十六罗汉、三世佛、七佛、佛、维摩诘合像龛、千手观音、聂公、西方三圣、毗沙门天王等,主要以北岩北宋西方三圣及飞天、南岩五代地狱变相龛著名。
...
佚名
|修复|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6/08215025126.html
-
皇后武则天主持营造的大卢舍那像龛,今称“奉先寺”,完工于上元二年十二月卅日(676年1月20日)。主尊卢舍那佛(意为“光明普照”,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高达17.14米,头部高4米,耳朵高1.9米,是龙门最宏伟的一尊佛像。近年有的人说该像是所谓“武则天的模拟像”,纯系臆断。两侧侍立的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有主从、文武、动静之对比,又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此龛规模之宏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4850393.html
-
了牢固的政治地位后,唐代佛教逐步走上了与武则天大规模接触的阶段,龙门石窟用工最大的一组群雕是大卢舍那像龛,这一项重大的佛教艺术工程,倾注了武则天的心血,在本尊卢舍那佛须弥座两侧各有造像题记一品,其北侧...祈诚愿/牛卓正教东流七百余栽(佛)龛功德唯此为最”
由此可知,大卢舍那像龛是由高宗所敕建,它是皇家的功德龛,所以动用了当时知名的工程学家韦机担任施工的大使,而且指命御前高僧善道与惠简法师负责...
侯玉珂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3991880.html
-
龙门石窟大卢舍那像龛
唐之盛世,不仅把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艺术推向了最高峰,也为沉寂了100多年的龙门石窟再次打开了辉煌局面。
公元636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第十年,他的皇后长孙氏去世了...乐舞人物,演奏着天国美妙的音乐。窟顶的中部也是一朵大莲花,周围有八身飞天。就在莲花的外圈,铭刻着这样的题记:“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日成。”
永隆是唐高宗的...
佚名
|朝圣|石窟艺术|推荐行程|龙门石窟|田青|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5130436938.html
-
回来的,该瑞像龛是四川省年代最早的菩提像,对于研究瑞像在中国的流传有着重要的作用。
龙拖湾在古佛山西麓,有南北朝至唐宋造像10龛80尊。此处还有南北朝十六国时期西凉嘉兴元年题碑文,是四川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上的作用,对研究古代中外文化和艺术交流来说是重要文物。
飞仙阁9号龛,有释迦牟尼座椅饰金翅鸟、童子骑兽王像,雕刻精细。壁上高浮雕印度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则充分表现了古代中国与印度的...
佚名
|石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6/1212424420.html
-
西元六七五年)竣工。它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个伟大时代的象征。艺术家在这里雕造栩栩如生、具有不同性格和气质的群像,主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 据了解,奉先寺摩崖像龛南北宽三十米至三十三米,东西进深三十八米至四十米,高二十余米,其西部的正壁共雕五尊大像。主像卢舍那大佛雕于正壁中央,通高十七.一四米,面相丰满圆润,细眉,长眼,高鼻梁,嘴角内陷,微笑,颈有...
【佚名】
|维护|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1/0627476357.html
-
武则天时代达到高潮。龙门奉先寺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开凿的大型摩崖像龛,包括卢舍那佛及弟子、罗汉、菩萨、天王、力士等一铺十一尊巨像。主像高17米,群像布局严谨,刀法纯熟。佛像面容贴切近人,身体圆肥丰硕,笔意...佛像传入中国后,适应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作了改造。早期佛教造像,面相丰圆,肢体肥壮,神态温静。北魏(386-534年)孝文帝亲政以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并迁都"洛阳"。这时的佛教雕塑,受到"秀骨清像" 风格...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4553075.html
-
内正壁及左右壁雕莲花菩萨,现存l6身,皆坐莲花座,戴宝冠,长发垂肩,上身袒露,戴项饰,肩搭披巾,下着裙,姿态神情各异。其余壁面择隙雕小龛像。
前壁南侧雕八臂观音一尊,跣足立于圆台座上,身高1....观音同。
3.擂鼓台北洞窟楣上方的观音龛
位于擂鼓台北洞窟楣南端上方,龛内刻八臂观音一尊,赤足立于圆台座上,身高0.46米。像虽风化,但尚较完整。头残,身微曲。上身袒露,肩搭披巾,身佩璎珞...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499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