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知相分第四,大正藏三十一册。 [16]见西南民族大学印刷版《丹珠尔》173轶:rnal ’byor spyod pa’i sa rnam par gtan la dbab pa bsdu ba,p.48-49。 [17]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卷中入所知相分第四,大正藏三十一册。 [18]见西南民族大学印刷版《丹珠尔》173轶:rnal ’byor spyod pa’i sa rnam par ...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1661155.html
-
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卷中入所知相分第四,大正藏... bcas pa’i sa)即名无分别,这样,第二静虑已上一切地皆超过有寻有伺,此等地所摄一切凡夫、声闻之智应是无分别智,但不然。三者,此智名无分别,并非是入于灭尽定之相,而是此智生起时,...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3355222.html
-
大乘果略述 这部分内容的内容主要以《摄论》第四章“入所知相分第四”至第十一章“彼果智分第十一”为依,并通过《摄论疏》对此的详细诠释,试作略述。在此之初,当知以下一切所述大乘行持及大乘果德,皆为聚集...,此中十者,谓所知依、所知相、入所知相、彼入因果、彼因果修差别、即于是如修差别中增上戒、即于是如修差别中增上心、即于是如修差别中增上慧、彼果断及彼果智。而此十相殊胜殊胜语,《摄论》云:“于声闻乘曾不见...
圆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435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