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65篇,用时2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洛阳广化寺将举行善无畏祖师不生纪念法会

      2008年12月4日上午9点半,河南洛阳广化寺将举行善无畏祖师不生纪念法会,唐密传灯阿阇黎真圆法师主持法会。   联系电话:0379-65952655

    佚名

    |法会|善无畏祖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2/15405832449.html
  • 范古农答:释尊弃王太子之荣贵。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在毗舍离附近地方。身已患病。便于娑罗双树间。此说不审是否。

    问:释尊弃王太子之荣贵。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在毗舍离附近地方。身已患病。便于娑罗双树间。此说不审是否。 范古农答:此为吾佛应化娑婆成佛之迹。若论其本。成佛久矣。

    范古农居士

    |释迦佛之事略|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164811829.html
  • 李炳南答:阿弥陀佛是否永久住世而不涅槃?

    问: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是否永久住世而不涅槃? 李炳南答: 佛有三身,所谓涅槃的,只是有相的报化二身,法身则不生不灭。西方实报庄严土,有阿弥陀佛的报化身,经上记载将来以后,观世音菩萨即继承佛位。

    李炳南

    净土

    http://www.fjdh.cn/fjask/2007/11/22091018901.html
  • 佛使比丘答:此刻佛陀是否存在?

      “此刻佛陀是否存在?” 佛使比丘答:   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用佛陀的这段话来回答:“阿难!在我后,应把我为你们建立的法和律,当作是你们的导师。”   即使现在,我们仍依着“法”和“律”而解,而行,而证,可见佛陀仍然存在,这是佛陀前所说的众

    佛使比丘

    一问一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015311213.html
  • 部派佛教的发展

    从佛教创立初期,一直到佛陀后的一百年间,弟子们严格奉行教法,教团内部和合,没有争论,佛教史上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之后,佛教教团逐渐向外发展,由于各地方使用的语言不同,种族纷杂,加上弟子们对佛法和戒律的见解不同,逐渐产生分歧,佛陀后一百余年,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部派,称为“根本分裂”。两大部派由于流传地区日广,各地传承关系不同,风土人情迥异,便要求在说法上和制度上有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222155326.html
  • 一首诗

    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    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布衲禅师写罢,即投笔坐亡。   布衲禅师本来没有的意图,但为了顾念道友诗篇的信誉,所以就了。禅师们的友谊,...一句玩笑话,也可以说这一首诗,或真有见地,布衲禅师为了认可,就毫不犹豫的,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布衲禅师是被契嵩禅师逼死的,其实禅师对生死的看法,早就勘破,只要传承得人撒手就走,可说洒脱自在,还有什么比...

    星云大师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33200354.html
  • 恐误同参一首诗

        ‘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         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布衲禅师写罢,即投笔坐亡。                 布衲禅师本来没有的意图,但为了顾念道友诗篇的信誉,所以就了。禅师们的友谊,生死以之,实在非常难得。         古人有一死以酬知己,但那都是为了报恩,或其他事故,而布衲禅师只是为了道友的游戏笔墨,就以死来维护道友的意见...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293716433.html
  • 佛使比丘答:现在世间是否有阿罗汉?

    “现在世间是否有阿罗汉?” v佛使比丘答:   这点可以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佛陀在当天说道:“如果所有比丘过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会缺少阿罗汉”(泰本巴利藏第10册,167页)。   若有人对现今是否有阿罗汉起疑或兴问,不要只回答“有”或“没有”,这是严重的错误。...

    佛使比丘

    一问一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253211222.html
  • 如本法师答:何谓“三业清净佛出世,三业不净佛灭度”?

      如本法师答: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修持三业清净而得成佛道。身业(梵语kaya-karman)、口业(梵语vak-karman)、意业(梵语manas-karman)是名三业,修行者若论修行,必论身口意三业,以三业染净差别,而论境界深浅。   把三业(梵语trini-karmani)守持清净无染,与诸佛正等无异;若三业守持不净,当然佛了,何以故?因为十方诸佛皆是清净法身,清净法身的当下,...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071612230.html
  • 智中法师答:其他宗教的人攻击佛教如何应对?

    法师,未学的一个邻居是个基督徒,整天到我家里说我供佛是魔鬼。每次他都非常的傲慢,攻击佛教请问法师我如何对之呢? 智中法师答:最好是默摈。佛在前,阿难尊者问了四个问题,其中一条就是针对恶行比丘怎么办?就是默摈,大家都不讲话,不理他。此外,人微休劝善。言教兴讼,身教者从;以言语教人,容易引起很多纠纷;如果让你的邻居从你身上看到佛法对你的改善,这样的身教是最好的选择。即使对于亲眷,如果大家看不到

    智中法师

    智中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02/2016523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