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fjdh.cn/Item/28791.aspx
-
,切实奉行,是所至祷。
高雄文殊讲堂住持 释慧律
中华民国八十八年四月一日
佛历二五四三年四月一日
西元一九九九年四月一日
第一章 关于死亡
人生自古谁无死
众所皆知,人间有八苦,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暨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为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炽盛。人生在世,虽区区数十...
慧律法师讲述·编撰
|临终|死亡|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13494237797.html
-
优雅地死
最近看了两部关于死亡的传记,其中一本叫《追逐日光》,看完以后的感想是,希望自己和其他人都能像作者一样,有足够的勇气去死,死得优雅。
作者简介
尤金·奥凯利,出生并成长于美国纽约市。1972年,他从毕马威公司的初级会计做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于2002年4月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一直担任该职到2005年6月确诊前,后来保留了公司的资深合伙人一职。他于2005年9月10日...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2674959.html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毛泽东关于...
刘衍永 周晓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1470395.html
-
无数人引入歧途。
所以,大家对因果取舍一定要小心谨慎,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造善业、止恶业,虽然做不到连一刹那的恶心也不生,但比较严重的罪业,有生之年千万不要做。同时,对佛教中关于死亡、为后世...研究,不一定会很清楚。很多人不愿意提“死亡”,觉得很忌讳,但不提并不能避免这一条路,在这个世间上,无论你有钱、没钱,有智慧、没智慧,统统都是“死路一条”,这只不过是早晚而已。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不死的人...
索达吉堪布
|因果|报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5/04451577291.html
-
能力造善业、止恶业,虽然做不到连一刹那的恶心也不生,但比较严重的罪业,有生之年千万不要做。同时,对佛教中关于死亡、为后世做准备的道理,平时尽量多串习,若能如此,死时就不会万分恐惧。为什么佛教徒死时那么...也说:“众生所造之业,不会成熟于外界地水火风上,也不会成熟于其他相续中,而是成熟于自己的界蕴处。”
当然,对这个问题若没有研究,不一定会很清楚。很多人不愿意提“死亡”,觉得很忌讳,但不提并不能避免这...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01579003.html
-
自己的能力造善业、止恶业,虽然做不到连一刹那的恶心也不生,但比较严重的罪业,有生之年千万不要做。同时,对佛教中关于死亡、为后世做准备的道理,平时尽量多串习,若能如此,死时就不会万分恐惧。为什么佛教徒死...百业经》也说:“众生所造之业,不会成熟于外界地水火风上,也不会成熟于其他相续中,而是成熟于自己的界蕴处。”
当然,对这个问题若没有研究,不一定会很清楚。很多人不愿意提“死亡”,觉得很忌讳,但不提并不能...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1292384445.html
-
虽然做不到连一刹那的恶心也不生,但比较严重的罪业,有生之年千万不要做。同时,对佛教中关于死亡、为后世做准备的道理,平时尽量多串习,若能如此,死时就不会万分恐惧。为什么佛教徒死时那么安详,有钱人或科学家...于自己的界蕴处。”
当然,对这个问题若没有研究,不一定会很清楚。很多人不愿意提“死亡”,觉得很忌讳,但不提并不能避免这一条路,在这个世间上,无论你有钱、没钱,有智慧...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21253985169.html
-
关于死亡、为后世做准备的道理,平时尽量多串习,若能如此,死时就不会万分恐惧。为什么佛教徒死时那么安详,有钱人或科学家死时那么悲惨?关键就是你是否对死亡做好了准备。倘若你即生中没有造恶业,即使造过也做了...当然,对这个问题若没有研究,不一定会很清楚。很多人不愿意提“死亡”,觉得很忌讳,但不提并不能避免这一条路,在这个世间上,无论你有钱、没钱,有智慧、没智慧,统统都是“死路一条”,这只不过是早晚而已。在人类...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513887506.html
-
,生死不离,由生知死,业力相牵,佛教关于死亡的学说,建立在业感缘起、因果报应理论的理论基础上,生与死无法割裂。轮回,是佛陀将宇宙与众生(以及整个法界)视为一个整体,并对其中生态系统的流转所做的综合说明...的经验。[1]
三、佛教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研究主要涉及死亡教育的定义,死亡教育的意义,死亡教育的目标,死亡教育的内容等方面。这些问题,在佛教死亡教育中同样需要厘清。
佛教中关于死亡...
彭兰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2318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