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三经的特别提示
大家都知道,净土三经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就在净土三经之 一的《无量寿经》里,佛十分明晰地指出: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才是佛所说的‘真实之利’呢?综观净土三经之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向世人推介阿弥陀 佛和他的极乐世界,以使一切世人都在此生中,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即是 佛所说的‘真实之利’。 因为: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351355.html
-
净土三经与摄生三愿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如来兴世之本怀,一大藏教之指归。释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无不指归于此...归宗于求生净土。是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无上大法也。 迨至方等会上,又特为众生专说净土三经,令一切若凡若圣同发信愿之心,以期现生出此五浊,登彼四土九莲也。佛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4861952.html
-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
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
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要的佛教伦理经典... 一、离恶择善的价值取向
佛教的一个道德教化特征是强调为善去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净土三经同样坚持这一道德价值取向,表现在其强调离恶择善...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2968646.html
-
所谓“净土三经”,是指佛教净土宗作为主要依据的三部经典的总称,它们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一卷,南朝宋元嘉年中(公元...心,向佛祷告,希望能摆脱此生痛苦,往生佛国净土。于是佛为她说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十六中观想法。韦提希依法修行,最后得见西方净土及阿弥陀佛。
...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15178008.html
-
从《净土三经》看极乐净土信仰中“伦理善”的位置
温金柯
一、前言:
在佛教的修行观中,“伦理的善”通常被安置在一个基础的,而非究极的位置。如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都是依净土经典而来;他们的讲法,都可以在净土经典中,找到相应的依据。为了解伦理的善在极乐净土信仰中的位置,本文尝试从爬梳经典文本的脉络,来加以观察。
二、净土三经
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提到...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70078395.html
-
问:
佛说的极乐世界,是不是为某些执著小我,贪恋五欲的众生而说的一种方便法门,还是实实在在有一个极乐世界?
李炳南答:
居士这个问题,正是你自己不通佛理,自以为是。应该知道,我佛说法,权宜和真实是圆融贯通的,现象和本质是不相分离的。我们应该依照佛的教导,信受奉行。如果认为极乐世界是方便假设,那么净土三经都变成谎话了。
李炳南
净土|往生
http://www.fjdh.cn/fjask/2009/03/20285418903.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法是令人觉悟之法,迅速不得,急不来的,若欲深入研究,著手入门者,可从戒学先学起,从有门著手,从小乘圣典(四部阿含经)入门,其次在阅览六百卷大般若经,有关空品之圣典,大智度论,起信论,再其次才阅读大方广佛华严经、净土三经、妙法莲华经、涅槃经、楞严经等,依此顺序著手入门,才不至于茫无头绪,不知从何处入门的感受,佛教(梵语Buddha-sasana)的圣典浩翰如海,其它之圣典,亦可...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530812369.html
-
日前,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出版《佛说无量寿经》英译本。此书依照净土真宗祖师亲鸾对无量寿经的诠释观点,历时九年完成。
同属于净土三经的《佛说阿弥陀经》与《佛说观无量寿经》,已在五年前完成了英文翻译。《佛说无量寿经》有数种版本,该宗派依照三国魏康僧铠译本,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释尊讲述阿弥陀佛成佛因果,下卷讲述众生往生弥陀净土的因果。
此英译工作是由净土真宗圣典英语翻译委员会所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18530879481.html
-
问:
如何以一言、一句、一偈、一书、略言净土法要
印光法师答:
一言统摄者,所谓净也。净极则光通,非至妙觉,此一言岂易承当。于六即佛颂研之可知也。一句者,信愿行也。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净土一切经论皆发明此旨也。一偈者,赞佛偈也。举正报以摄依果,言化主以包徒众。虽只八句,净土三经之大纲举也。一书者,净土十要也。字字皆末法之津梁。(出自《印光...
印光法师
念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534711470.html
-
就是犯戒,如净土三经,弥陀经,舍利弗并未修净土,无量寿经,佛告阿难,阿难并未修净土,阿难悟道为禅宗二祖,舍利弗智慧第一,十六观经,韦提希夫人修净土,韦提希夫人是在家人,佛之千二百五十弟子,未有一人修净土... 南京圣清法师
问:有一僧人问我:出家的人只能修净土,其余的法门皆不能修,净土容易,其余法门难,净土仗佛力,其余仗自力,我解释云:释迦牟尼是大慈大悲的人,佛在时,何不如教诸大弟子一概修净土?...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9021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