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实是我们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出离无尽无边苦海的正确航向!
...世间有漏善法,不名为度。但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故佛随机施教,开示了无量法门。在无量法门中,学人必须自谅根性,择一专修。总的说来,专仗自力为难,兼仗他力为易。例如净土法门就是称为三根普被的、得他力加持的特别...
徐恒志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5513794729.html
-
信徒的事迹和佛教典故公案等,循循教导四众弟子称念阿弥陀佛,发菩提心,广聚善根,早登净域。
末法时期众生根机陋劣,愚痴无知,邪知邪见,佛陀预知,特开净土法门,上中下根无不全摄,以佛力不可思议,加以众生信愿行力,则无论功夫浅深,罪业轻重,皆得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如来于诸大乘经,咸皆带说,如华严、法华、楞严等。其专说者,则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千经万论,导归极乐,终以净土为...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0839077412.html
-
四川乐至报国寺昌臻老法师反复开示:“学佛应该: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的体会,这一重要的开示,是学佛的纲领,修行的指南。本文...有人认为净土宗不要三藏十二部,不要般若智慧。这完全是误解。
总之,学佛必须以般若为先导,这是不会有什么例外的。因为以般若为先导是学佛的纲领之一。
三、以净土为归宿
以净土为归宿,是学...
隆盎
|净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062418583.html
-
诸宗一切丛林朝暮课诵及所有佛事,悉皆以净土为归宿。所以,禅门五宗诸师多事密修,这就如同人的生命离不开呼吸空气,法身慧命离不开净土法门。
...把玩,老病不与人期,惟勤修勿怠,是真相为。”闻者莫不感涕。 师平居专修净上。雷峰才法师神游净土,见七宝池中,一花殊丽,问净土善知识,答曰:“待净慈圆照宗本禅师耳!”又,资福曦公至慧林向师礼足施金而去,...
传 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20659260.html
-
法众生,根利甚少,真参实悟者稀,由于他参禅洞明心地,及研习教典,深知自力了生死之难,遂以净土为归宿。一九三五年秋。大师在上海,创建了“圆明讲堂”,组织了“圆明莲池念佛会”,宣讲自撰之《劝修念佛法门》和...净土祖师的后尘,高扬净宗宝炬,自行化他为归宿,曾著述《劝修念佛法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阿弥陀经讲义》、《佛说无量寿经讲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等净土法门各种经论,以指导净业行者学修...
法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435283432.html
-
。溯自大教东来,虽有禅,教,律,密,净之门庭不同,而无一不以往生净土为归宿者。天台山,为智者大师道场,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如来一代时教,又复注重于净土一门。虽未见华严末后归宗之文,其立法固暗与之合,...
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民二十三年)
娑婆为极苦之邦,固属客途旅舍。安养为极乐之域,原是本有家乡。但由众生迷而未悟,遂以龌龊旅舍为家乡,而不知有祖父所建至极清净安隐...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94086287.html
-
明末禅宗仅临济和曹洞维持一息命脉,但即使这样,两宗之间仍有很深的门户之见,在许多问题上争执不下,并一直延续到清初。元贤为维护禅宗利益,曾再度重申禅宗内部的调和统一,并最终以净土为归宿。 明代...“性灵”,与晋宋之际谢灵运等以佛经求“灵性”相呼应。后来他信仰净土,撰《西方合论》十卷,提倡禅净合一、归宗净邦。认为,“禅宗密修,不离净土;初心顿悟,未出童真。入此门者,方为坚固不退之门。”袁氏兄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3059413.html
-
馨德懿行 垂范后昆 在弘扬修持上,弘澈大和尚誓以求生净土为归宿,故专精净土法门为皈依。经云:“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临终前(二○○六年五月廿二日),弘澈大和尚自知时至,遂安排众善信...而皈依佛门。 一九六六年弘澈大和尚为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他到海南岛白沙农场种植橡胶。虽处“文化大革命”劫难之中,但他不为时势所碍,自盖茅蓬,自建“佛座”,仍坚持茹素念佛、礼佛不辍,为当地...
达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51863024.html
-
楚石,岂不伟欤,中下之机,唯应依教勤修,不可妄求顿悟,法不投机,徒劳无益”。我等中下之机,舍此净土方便法门,何能自了生死。是故我等以般若为前导,以净土为归宿,以上是我学佛之因缘。
关于修行与戒律...我,修学佛法,修清净心、平等心,一心念佛,仗佛愿力,求生弥陀净土,了脱生死。不然,一息不束即属后世,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用处,仍然轮回六道。善升恶降,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因此进入佛门,敬礼三宝,为...
倪在斌 中国
|感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0925311884.html
-
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人各有志,人各有业(业谓职业)。但随缘随分即可,不必与一切人皆同也。”此说三种回向与《大乘义章》相同,而同生净土为归宿。
二、净宗中回向的含义
净土宗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为宗旨,所以净宗之回向必指归往生净土。所以,印祖在与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中开示:“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
印光法师
因果|修福|回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2129492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