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本唐代净士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 作者:张先堂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唐史学科网页 (原刊《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 本课题的缘起 净土五会念佛赞文是在唐代曾流行一时的净土五会念佛道场中使用的赞文。净土五会念佛道场是由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四祖的唐代高僧法照于大历年间在南方衡州首创的一个净土宗修行法门,此后由于法照及其门徒在北方五台山、并州太原、京都长安等地的努力弘传,这种...
张先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4752839.html
-
净士寻踪——梵争山古佛道场开山史说
作者:乔松
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在明万历以前,早已是名播宇内的灵山佛地。现存明万历时的《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文(以下简称《敕赐碑》)...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涅槃寂静”的境界,“净”即“无染无秽”。而“净士”则是大乘佛教某些派别构画的理想王国,是众生“涅槃”后往生的极乐世界。隋朝张通深爱他的妻子,人给她写的墓志铭就有“定知善果,还...
乔松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4590701.html
-
无厌离心, 怎能进入解脱道? 若未依止具信心上师, 怎能得究竟成就。”
大师说完后,上升至空中,即身前往卡雀空行净士。
...
明吉·金贝巴班智达口授传承
|空性|大手印|赌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1/22452618921.html
-
清晰地揭示出来。勤力搜求原始文献,并披露常人难以闻见的材料,已经贯串到《人物论》所收的诸多论文中,如在《朱谦之先生与日本净士教研究》一书中,作者提及朱谦之的《日本佛教哲学思想史参考用书》,并将其中与日本净士宗和净士宗研究有关的资料照录,以便于研究者。 作者还非常重视常人容易忽视的资料,且慧眼别具,从中揭示出许多颇为重璺的结论与启示,如在《网朝高僧传与法门寺》一文中,作者和研究法门寺僧众时,特意...
李嗣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4461589.html
-
行脚
放生
禅净双修班学同翻印了许多经书。
三、以净士为归
人人都是阿弥陀佛,当下即是极乐世界。
...
佚名
|禅净双修|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6/0849514542.html
-
和平祈祷文疏 作者:暎胤法师 敬禀灵山净士释迦牟尼如来,东方净琉璃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如来,当来导师弥勒如来,慈氏文殊等诸人菩萨,大遍觉玄奘三藏大法师,南无佛法僧三宝金莲座下。 兹有日本·中国·韩国佛教徒聚会日本国奈良药师寺玄奘三藏院伽蓝,异义化交流先驱者唐僧玄奘三藏莲座前,以一心之诚,共设一席法筵。 日中韩三国佛教徒共结“黄金纽带”,同修法筵,旨在祈愿亚洲局势稳定...
暎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33870185.html
-
僧人明宽,于光绪十八九年间,与广东僧人智然及弥勒院住持惠通结伴出国,赴安南、暹罗、缅甸各地旅游,寻访佛家圣迹。明宽学识渊博,通晓佛经典故,沿途讲经明善,介绍中国佛门净士之事,颇受各地僧侣的欢迎与尊重,...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25588991.html
-
徐风珍等十来名居士可以作证。
高光居士收集整理
二○○八年五月一日
你听说超度活人吗?超度那些生不如死的人,使他离苦得乐,往生极乐净士的事,大概你不会相信,今天给你讲的清泉法师,对卧床...了极乐净士。
2、 获嘉县大辛庄一老太太,由清泉法师用法力提前送她往生。2006年2月25日获嘉县的韩小芳女士,看到婆家的奶奶,植物人躺在床上多年,身上生脓馈烂,肌肉与骨头脱离,白骨头露在外面,...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991621.html
-
净土絮语 胜义 如来说法,无机不被,但有一类众生既不修四谛十二因缘,又不修大乘空假中三观,更不能修一乘圆顿大教,复不甘但修十善永居人天;世尊为彼等故,开示净土法门,普摄群机,净士是横出三界之唯一法门也。横出三界者,意谓带娑婆之业,仗佛力之愿,脱三界之苦,超生极乐国土,从凡圣同居秽土,转生凡圣同居净土,故曰往生;既生彼国已,勇猛精进修行,弥陀时时说法,菩人常常指导,风声鸟语,皆宣苦空之义,...
胜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13769309.html
-
[提要]:中国佛教发展至宋代,禅宗的独立性逐步丧失,佛教诸宗并立,争妍斗艳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出现了各宗圆融统一,而以净士为指归的中国佛教新结构,佛教进一步大众化,世俗化。在中国佛教新结构和大众佛教的形成过程中,五代吴越国永明延寿大师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的巨著《宗镜录》所主传的禅教一致论;《万善同归集》所主张的禅净一致,以净士为指归的思想对后世佛教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重要...
陈荣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564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