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聚净戒这个名称最初见于陈、隋之际天台家等有关著述,但其内容早已见诸译籍。 菩萨戒本没有特殊的戒相,《法华经·安乐行品...这些戒相虽有“害心系缚”,“破坏成功”等危害他人的重罪,但大概是轻罪的多,所以名为“息世讥嫌戒”(《涅槃经·圣行品》)。 汉译佛经中最初提到三聚净戒的类别并说明其内容的是姚秦竺佛念译的《璎珞经》(具...
林子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3241161.html
-
有关出入定无二的一个问题 作者:净戒法师 以无分别智悟入二谛无别之法性真如的深浅就出现了三种境界的差别。此处的定特指根本慧,是以如所有智契合第一义谛如所有法息灭边执戏论的动摇而一缘不动。出定指从此定起,也是以尽所有智缘世俗谛的尽所有法。《辨法法性论》中讲了悟入无分别智慧的三种体相,一、安住法性相,即无分别智与法性真如如空合空一般完全冥合一味,二取迷乱如云雾消散在空中一般廓然清净。二、安住无...
净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1653884.html
-
《弥勒五论》的特色
净戒法师
佛学研究网讯《瑜伽师地论》云:“一、为如来法教久住世故;二、为平等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又为如来甘露圣教,已隐没者,忆念采集重开显故。未隐没者,问答抉择倍兴盛。”嗣尊弥勒,为佛长子也,秉着如此心怀,又亲承佛嘱,弘护正法,利益有情。由无著菩萨祈请宣讲了在佛教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巨著——《弥勒五论》。五论...
净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03771664.html
-
《瑜伽师地论》云:“一、为如来法教久住世故;二、为平等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又为如来甘露圣教,已隐没者,忆念采集重开显故。未隐没者,问答抉择倍兴盛。”嗣尊弥勒,为佛长子也,秉着如此心怀,又亲承佛嘱,弘...
净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1753885.html
-
瑜伽师地论》云:“一、为如来法教久住世故;二、为平等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又为如来甘露圣教,已隐没者,忆念采集重开显故。未隐没者,问答抉择倍兴盛。”嗣尊弥勒,为佛长子也,秉着如此心怀,又亲承佛嘱,弘护正法...
净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0556422.html
-
成了可笑之处,而净戒庄严,无论男女老少谁具足,都让人见而欢喜,因此是第一庄严具。这是对一切人、于一切处、于一切时普遍美化的庄严,是时间和四大无法损坏的永恒庄严,是无人可夺走、永远不遗失、不必要更换、时时不远离的庄严,因此叫做“妙庄严”。勇施论师说:“所谓离过胜庄严,净戒乃为胜庄严,如此庄严无遗失,无畏无夺之庄严,故当护持此净戒。”
“此为佛法基础故当知”:“此”就是前三句所赞叹的清净三戒。它...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戒律|持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5/08381678461.html
-
如本法师答:三聚净戒(梵语tri-vidhani silani),摄律仪戒、摄善法戒 、摄众生戒,是名三聚净戒。
摄律仪戒者(梵语samvara-sila):是遵守佛之戒律,因而不作诸恶。
摄善法戒者(梵语kusala-dharma-samgrahaka-sila):是奉行一切之善。
摄众生戒者(梵语sattvartha-kriya-sila):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225212284.html
-
行要修行圆满,戒定慧三无漏学要具足成就,一切清净戒亦应究竟圆成。倘若尚有任何一法无解脱,乃至究竟净戒未得清净者,终不得成佛,故名唯佛一人具净戒,这是站在圆满究竟地而论。
余人皆名污戒者,这是站在因地、渐次地而论。依小乘(梵语hinayana)初果、二果、三果来说,虽已得圣位,但尚未得到四果极位;纵得小乘四果极位,依大乘(梵语maha-yana)法义论及,二乘人对受持甚深微妙正法,乃至受持净戒...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501812895.html
-
请师
开示
庄严宣誓,受持净戒
时至初秋,天气凉爽。苏州西园寺又迎来了每月一次的八关斋戒。今天,约300名信众齐聚西园寺,受持八关斋戒。
佚名
|法会|八关斋戒|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9/09394629043.html
-
《六波罗蜜多经》中也讲了两个现象,证明持戒者是最上等之人。
第一个现象:譬如,一个地位卑贱的人,出身并不尊贵,自己也无能力利他,但因为守持净戒,竟能让全世界的总统、高官、富豪、学者都对他恭敬、尊重、供养、赞叹。
这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一般人都认为,出身尊贵、能力很强,就能成为人上人。但比喻中的人两样都没有,因此一定是由净戒波罗蜜多的力量,让他成为总统、富豪等尊重的对境。这是能...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持戒|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6/1011142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