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法随笔》序 释明阳 《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一明澫益大师也说:“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不劳观想,不必参究。一宋廷寿大师...体会和有关信愿行问题的阐释,撰作净土小品八十节,陆续在菲律滨《慈航杂志》刊载,今编成《净法随笔》一书,委托上海佛教居士林在大陆印送一万册,广赠有缘。我读此书,为朱居土弘扬念佛法门的热情所感动。当此末法...
释明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4563793.html
-
问:什么叫护法?怎样护法? 徐恒志答:护法可有两种含义:护持自己所得的善法、净法,勿使忘失;拥护、弘扬佛的教法,都叫护法。所以护持自己的净心,如护初生之鸟,如防风中之灯,以及弘扬佛陀教法,护持三宝事业,广利一切有情,都是护法者所应该做到的。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5545111415.html
-
如本法师答:所谓发心者,就是启发未发之心,令心生起,是名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
如本法师
因果|学佛|生活|知义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8/05/18124224733.html
-
2009年3月30日,河南省桐柏县民族宗教局局长李俊、副局长汪春雷等赴云台寺检查寺院工程建设情况。李俊局长在实地查看并听取了寺院、施工方代表及监理单位的汇报后,对云台寺2009年工程建设工作指出:要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圆满完成寺院建设任务。(图文:净法)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8480737485.html
-
所谓发心者,就是启发未发之心,令心生起,是名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61677729.html
-
护法可有两种含义:护持自己所得的善法、净法,勿使忘失;拥护、弘扬佛的教法,都叫护法。所以护持自己的净心,如护初生之鸟,如防风中之灯,以及弘扬佛陀教法,护持三宝事业,广利一切有情,都是护法者所应该做到的。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72377786.html
-
如本法师答:所谓发心者,就是启发未发之心,令心生起,是名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575012341.html
-
,却舍而不问,皆称扬宣说而共同遵行。 二、诸比丘作非法之羯磨,诸大众见而悉皆随喜,则其法成。或者于界内先作别众之羯磨,若得人随喜,则其法成,此即名为随喜净法。此乃违背佛教,乖越正理,不能入于经藏,不依戒律,当时诸比丘奉行为清净,称扬宣说此不清净事,共同遵行。 三、诸比丘自掘地或教人掘地等旧作事,亦非违法,此即名为旧事净法,乃至众人皆共同遵行。 四、诸比丘以筒盛盐,带于身边,与饮食和合后,不禁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1753036.html
-
净法之源,它离于妄念,不可言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2]而心生灭者,则展现了众生心由于起念所呈现出的一种背离真如...处于觉的状态时,则真如呈现,生起一切净法;反之,当心体处于不觉的状态时,就生起一切染法。而觉与不觉,则取决于心体是否离念,即能否远离一切妄念。众生心原本自性清净,妄念又从何而起呢?《起信论》认为,一切...
张理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53169748.html
-
论还用“熏习”的理论来阐明真如净法和无明染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净法和染法相续不断的道理。 所谓“熏习”,是指通过一种事物的连续熏习影响作用,而使另一种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 净法和染法的相互熏习,可以分为“染法熏习”和“净法熏习”两种。 其中“染法熏习”又可分为三种:“无明熏习”、“妄心熏习”和“妄境熏习”。 “净法熏习”也可分为二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407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