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篇,用时15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世俗人和家人根本区别

    http://www.fjdh.cn/Item/31077.aspx
  • 问:世俗人和家人根本区别?

    灭亡。 一个是不断舍弃,如逃离火宅一般远离上述祸害,最终是意气风发迈向新生。一个拼命地占有-步入死亡;不断地舍弃-获得新生。因此,世俗人觉得出家人很可怜;因此,家人也觉得世俗人很可怜。他们...享受、刺激;也可能随着外在境遇改变而改变,因而是不确定,是随缘而变,是自己作不了主家人快乐,是一种源于内心喜悦,外力无法作用于它,因而不随外缘而变;你只需静静坐在那里,或者悠悠...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22977509.html
  • 与历史相应创举

    根本。我们家人根本是禅定;禅定包括很多方面,按照佛教纲领来讲,修学次第是“戒、定、慧”,依戒生定,由定发慧。要得到究竟智慧,必须通过禅定来引发,否则就像树没有根,不可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所以我...(文化大革命)中断了一段时间,才刚刚恢复了十几年。台湾方面,无论家人素质,寺院管理等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这次有幸参加禅学研讨会,首先要感谢惠空法师给我这学习机会。  关于这次两岸禅学...

    慧然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75770104.html
  • 济群法师访谈:道念建立·僧格养成

    健康生活方式。这些,才是家人根本职责。如果还有更多精力和条件,还可以从事慈善、环保等公益事业,发扬大乘佛教自利利他菩萨道精神,同时也能提高教界在社会影响力。  家人保障问题  琉璃坊:...,所以教育与培训僧才是极其重要。  为了探讨汉传佛教教育如何培育僧才,《琉璃坊》有幸采访济群法师,了解中国大陆培育僧才状况,潜在问题以及家人在这个时代所扮演角色。法师来自中国福建,现任苏州戒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471414.html
  • 探讨戒律在时空演变下适应性

    直到百年后二部五部,乃至十八部等部派佛教,大都皆因戒律上认知有所下同,而造成分派原因。虽然经律论三藏之间异见,皆是分门别派因素,但是戒律本身却是争议最大焦点。然而戒律是家人根本行仪,从...为断除自我颠倒,同三界宅舍而设。可是这仍非究竟,真正制意,乃是为一乘道而制。因为听闻教法弟子中,其根机有利有钝。钝根者,以世间人天二乘果报,权巧告诉他有一化城宝所,可作为进阶休息站;...

    果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5965548.html
  • 浅释“以戒为师”及其时代意义

    ,从持戒做起。戒是“三学”基础。正如《华严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戒律在一日,便是佛在世一日。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戒是家人根本,戒律是僧众法身慧命根本所在,是一件攻不破防弹衣,也是...走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身心安乐,健康长寿,家人爱敬,善名流布。四摄是佛家引度众生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方便,六度就是济度、转化众生离苦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行门。我们今天...

    张春蕾 夏和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12767449.html
  • 佛教道德哲学基础

    持五戒、八戒、菩萨戒;家人又分为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其中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为家人根本戒。佛门弟子一般都能严持戒规,恪守不逾,努力不让邪恶东西从六个根门溜进心田,做到...间所处地位根本看法。   佛教宇宙观怎样呢?它认为宇宙是指时间上和空间上一切生灭变异现象总和。宇宙间一切生灭变异现象,皆受因缘支配,而万有因缘生灭根本,则由“识”和“名色”而来,所以宇宙...

    耿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5080806.html
  • 试论佛教地位及其发展

    佛法敕僧传”,受持二百五十戒,方能称为比丘,比丘依律和合共住,方名为僧伽,所以佛说:“我灭后毘尼即是汝等大师”“乃至五人解律在,能令正法久住”,可见,解律持戒不仅是家人根本,也是正法久住根本。但...和“按需分配”,这在佛教依靠戒律建立起来僧团内正是体现了这两项原则,因此家人被称为六合僧,所谓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虽然是依赖特定条件实现局部性...

    常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95253682.html
  • 南山律学研究新面向——代序

    本来是一切家人身份与修行所依,如今却弄得只有少数人才能承担、才能代表,这是意味著戒律缺乏适应性,还是表示著出家身份难修行?固然律法深细而又时届末法,人根陋劣不能堪任严格律行,也是原因之一。可是戒律毕竟是家人根本依止所在,而且末法也不过才刚开始千年而已,(尚有九千年要过呢!)难道戒律已该如此衰微?何况佛是一切智人,如果佛所制定戒律,只经过二千多年就无法适用了,那佛陀还能称作“正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435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