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部学说"以四谛为纲"的传统精神。全论分为八品,开头两品总论。第一品,分别界,说四谛法的自体,有四十八颂。其中除去带有序分性质的三个颂而外,全颂总标有无漏法后,即以蕴、处、界三类范畴统摄诸法,详解其名义,并就"界"用"见非见"等二十二门详细分别。第二品,分别根,从诸法在染净两方面能作助力即增上的意义,详说其功用,有七十三颂。先依增上义说二十二根。次依缘起道理说各法的俱起,此有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75069164.html
-
阿毗达磨俱舍论?分别界品第一》颂曰:“彼识依净色,名‘眼’等五根。”根是什么?《俱舍论颂略释》说:“根者,胜用增上及能生义。”这就是说,能够反映认知对象的是识,而识不能凭空而有,只能以各自认知的物质基础为前提才...“根”,它们就必然具有根的作用。那么,眼、耳、鼻、舌、身是如何体现它们的能生和胜用增上的呢?日本学者斋滕唯信说:“一,眼根者,见青、黄、赤、白等色而生内界心性作用(眼识)之机关也;二,耳根者,闻琴、瑟...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0077315.html
-
”)。依次为:蕴、处、界、谛、根、缘相、念处、正勤、神足、觉支、道、定、无量、学处、无碍解、智、小事、法心。其中,前十五品(即《蕴品》至《无碍解品》)各有经分别、论分别、问难三段组成:末三...韵文而言)注释。为沟通有部东方系和西方系宗义的著作。
(4)《俱舍论》三十卷。唐永徽五年(654),玄奘译。全书由本颂六百颂和长行注解八千颂组成,分为分别界、分别根、分别世、分别业、分别随眠、分别...
陈士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0568563.html
-
眼耳鼻舌身意),共计十八种分别界。执著十二入,是对十八界之中六根六尘的执著, ----------------------------------------------------------------...子
阿賴耶識中色種子
賴耶識中眼識種子
如此十八界各有六个范畴,总计为一百零八界。表面看来有根尘识的分别,但都以藏识为体。如果能明了这个道理,便可破除我执。 总结以上所说,小乘主张...
俞懿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146106.html
-
册。 (15)见卷一界品第一云: “界义者.性义是界义.如朱砂界、雄黄界等。界字义者,能持自相,与他作缘。是故名界。”大正藏二十八册。 (16)见卷一分别界品第一. @Dr.P.L....dhatu;界 “批判佛教”的佛教教理批判的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形态是松本史朗(Matsurnoto Shirfi)的“基体说(dhatu—vada)”,这是一种典型的印度吠陀、奥义书思想传统的“梵我论(...
周 贵 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4361946.html
-
同事)当知佛不是什么神怪,不过“即人而成佛”就是。所以得能即人成佛,由于在菩提树下,觉证到缘起正法,寻获了诸法真理,超越了相对的分别界,契入了平等的空寂性。华严经世间净眼品说:“无尽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满如来身,无取无起永寂灭,为一切归故出世。诸佛法王出世间,能立无上正教法。如来境界无边际,世界自在称无上,佛难思议无伦匹,相好光明照十方。十圣世尊正教导,犹如净眼观...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136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