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16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住毗婆沙论》考

      《住毗婆沙论》考   小川一乘(日本京都大学) 慧光译   内容提要 中国佛教界一直认为《住毗婆沙论》作为解释《华严经·地品》的注释书,是一部不完整的论著,故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对此,近年有学者研究指出:《住毗婆沙论》是龙树为阐述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的菩萨道思想而著的,从这个观点看,应是一部完整的论书。本文为支持此观点的成立,通过对六波罗蜜与地的关系,显示著者造论目的四功德,以及...

    小川一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1481346.html
  • 住毗婆沙论》简介

    b)︰‘住毗婆沙论一十六卷,龙树所造,释地品义。后秦·耶舍三藏口诵其文,共罗什法师译出。释地品内至第二地余文,以耶舍不诵,遂阙解释。相传其论是大不思议论中一分也。’关于本书是否为龙树所造之一事,...十七卷。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梵本及藏译本皆不传。又名《住毗婆沙》或《住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书是《华严经》〈地品〉的注释,但并未注释其全品,而是仅注释初地(欢喜地)及第二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3347199.html
  • 《大智度论》与《住毗婆沙论

    《大智度论》与《住毗婆沙论》  中之般舟三昧略探  释海弘  大   纲  一、前 言  二、《大智度论》中之般舟三昧  (一)般舟三昧与般若之关系  (二)念佛三昧与般舟三昧之关系  (三)天眼见佛与般舟三昧力见佛之差别  三、《住毗婆沙论》之<助念佛三昧品>中之般舟三昧  (一)般舟三昧的禅相分别  (二)般舟三昧成就之果报  (三)般舟三昧的修学次第  (四)修习资粮与出、在家之差别...

    释海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647528.html
  • 农历8月24日 恭逢龙树菩萨圣诞

      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的龙树菩萨,又译称龙猛,或龙胜,大约活跃于西元一五○年至二五○年之间,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成为大乘佛教思想的发端。   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史上第一位伟大论师,传说寿高一百五十(或说二百),着有大量的大乘论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论》、《大智度论》、《住毗婆沙论》等。《中论》阐发缘起性空的深义;《大智度论》采取中道立场来彰显般若真理;《住毗婆沙论...

    佚名

    |圣诞|龙树菩萨|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11395328397.html
  • 农历7月24日恭逢龙树菩萨圣诞

      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的龙树菩萨,又译称龙猛,或龙胜,大约活跃于西元一五○年至二五○年之间,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成为大乘佛教思想的发端。   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史上第一位伟大论师,传说寿高一百五十(或说二百),着有大量的大乘论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论》、《大智度论》、《住毗婆沙论》等。《中论》阐发缘起性空的深义;《大智度论》采取中道立场来彰显般若真理;《住毗婆沙论...

    佚名

    |圣诞|龙树菩萨|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11395390557.html
  • 欺佛

      空自发愿,不如说行。欺诳众生,是名欺佛。 (摘自住毗婆沙论)   学佛修行,贵在能将圣言量内化,成为日常生活言语行动的指导原则。如果只是空有出三界、了生死的愿,却没有踏实地依佛所说的修行方法躬身践履,那么,对外不但是欺世盗名的佛教徒,在佛门内也成了蒙蔽师尊的不肖弟子了。   大部分的人学佛,初发心总是非常猛利,常把大愿大行挂在嘴边,一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气概。可是时日一久,热情...

    三省

    |学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1/2333562514.html
  • 自利与利他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于彼。自舍欲利他,失利后忧悔。 (摘自住毗婆沙论) “自利利他”是菩萨成就佛道的必要条件,因为若要圆满佛果,不但要自求觉悟、解脱,更要发广大心,让众生也能普受法益。只不过,在意欲大行度生事业之前,自身的修行根柢必须扎实、稳固,这样才有资格和能力承当度化众生出离生死的重担。如果自己没有下过一番苦功,在学佛修行上获得实益,只是一味大谈如何利益他人...

    三省

    |自利与利他|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6/1341184563.html
  •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劝诫王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故有「千部论师」的美誉。  当中,《中论颂》、《大智度论》、《住毗婆沙论》为其重要的代表作。《中论颂》阐述缘起性空的深义,揭示生死解脱的根本,为三乘共遵之门。《大智度论》解释《般若经》,《住毗婆沙论》论释《华严经》的〈地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5769942.html
  • 如本法师答:‘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意义何在?

      如本法师答:供养(梵语pujana),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卧具、医药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   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依据住毗婆沙论第一卷所载,有二种供养:一、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梵语maha...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121012931.html
  • 声闻、辟支佛与佛有差别吗

      声闻、辟支佛与佛有差别吗   (《住毗婆沙论》选读 002 )   福严佛学院 院长 释厚观   一般称呼“声闻、辟支佛”为二乘,称“菩萨、佛”为大乘,究竟阿罗汉、辟支佛与佛在解脱上有没有差别呢?   只有诸佛离三种障碍:烦恼障、禅定障、一切法障,名为无碍解脱。   《住毗婆沙论》卷1,大正26,20b9-15云:   问曰:声闻、辟支佛、佛,俱到彼岸,于解脱中有差别不? 答...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35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