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70篇,用时5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十八

    十八  圣开法师  所谓“十八”,乃是惟佛才有,菩萨、辟支佛、声闻二乘是不能共有的:  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以戒定慧,智慧与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为...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拣择,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离甚深之胜定,是名为“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佛于一切诸法,悉皆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舍者,...

    圣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82067783.html
  • 云何为‘佛十八

    众所周知:佛乃自初发『菩提心』,历经『三大阿僧只劫』之积功累德,福慧双修,才能获得如上之三明、四智、五眼、六通、七圣财、十力、『十八』、首楞严定及金刚定等万亿三昧之殊胜,正是吾等学佛修道者所梦寐以求,模仿效法之最终目的。至於云何为『佛十八』?依《集大乘相论》开示:佛法者,即十八,谓如来身无失乃至现在知见无著无碍。兹分述之如下:   (一)【如来身无失者】。无有疲倦离身诸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5552737.html
  • 何谓菩萨十力四无畏十八

    何谓菩萨十力四无畏十八  众所周知: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而菩萨是否亦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法则少为人所知。依<自在王菩萨经>所示:佛告自在王,有阿惟越致菩萨,已久习行得无生法忍住第八地入第九地,为般若波罗蜜方便所护,如是菩萨则能具成菩萨『十力』『四无所畏』『十八』。兹分述之如下:  (一)【菩萨十力】。即  (1)发深坚心力,为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是诸佛究竟圆满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0549470.html
  • 范古农答:释迦佛自具之德如何。

    问:释迦佛自具之德如何。   范古农答:佛德无量。说不可尽。佛德微妙。言不可及。然约略言之。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大慈大悲等。

    范古农

    |佛德|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520611858.html
  • 如本法师答:诸佛六通具足,对过去未来无量劫之事,了如指掌,当能预知,既能预知未来无量劫之事,岂不是未来之事已属定业?那作善作恶又如何能转业?

    业报的智力。诸佛具足十八之功德,唯佛独有,与三乘共有,故云。其中就有智慧(梵语jnana)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了,依诸佛智慧透过诸法实相,不管定业不定业皆属空性之,是非、善恶、因果(梵语hetu—phala)、业报、色法心法、有为无为、六度、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佛道...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6581212568.html
  • 菩萨应善通达诸法相

    足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波罗蜜,无相故。具足四念处乃至具足八圣道分;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乃至十八波罗蜜,无相故。是菩萨无相故,自具足是诸善法,亦教他人令具足善法,...益众生。  以是因缘故,当知一切法皆是无相。菩萨摩诃萨学是一切无相,得增益善法,所谓六波罗蜜,四禅、四无量心,五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十八。何以故?菩萨以余为要,如三解脱门,所谓空、无相、无作...

    智 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3567265.html
  • 说菩萨句义——“大智度论”集粹之四十

    过一切无边识处,入无所有处;;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复有出世间,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一切智,是名出世间。”  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有漏法?何等为无漏?何等为有为?何等为无为?何等为?何等名?”  佛告须菩提:“五受家、十二入,十八界,六种、六触、六受,四禅乃至四无色定,是名有漏法。四念处乃至...

    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40368023.html
  • 如本法师答:佛与神仙有何不同?

      佛的身份立场不同于神仙,因为佛已经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因圆果满,不受生死轮回所系缚,具足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梵语sadabhijnah),四无所畏、十力、十八之果位究竟者。...仙道的众生。而仙道众生生活起居位于须弥山之山腰修行,其思想停顿于炼丹炼气,自然无为,况空守寂,不食人间烟火,延年益寿(不老死),用功之理论得出离生死,尚属三界内之生灭有为,是故仙道亦是七道轮回生死...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034312919.html
  • 如本法师答:人的嫉妒心、随喜心,时而流露,有心改过,以佛教之法门,不知如何修证?

    有所作为,于佛道勇猛精进,钻研三藏,弘法度生,最后出三界证菩提,有朝一日,也可与佛菩萨一般,最后具足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梵语sad abhijnah),四无所畏、十力、十八。这岂不...  如本法师答:别人有能力、有才华,比你强,诸事胜过自己,无形中内心生起平衡的心态,被境所转,因此嫉妒心就现前了。别人的成功,别人所作所为光耀大众,而自己的心情起了难过随喜的心,这不愧是凡夫,我...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121212937.html
  • 问:嫉妒心、随喜心时而流露,如何修证?

    勇猛精进,钻研三藏,弘法度生,最后出三界证菩提,有朝一日,也可与佛菩萨一般,最后具足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梵语sad abhijnah),四无所畏、十力、十八。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一来能... 别人有能力、有才华,比你强,诸事胜过自己,无形中内心生起平衡的心态,被境所转,因此嫉妒心就现前了。别人的成功,别人所作所为光耀大众,而自己的心情起了难过随喜的心,这不愧是凡夫,我执在作祟。...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947308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