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华山志卷五 檀施门第六(内分二:一、法施。二、财施。) 菩萨度生,具四悉檀。施波罗蜜,六度首端。法雨普被,大众同餐。外护所托,王臣宰官。须达高踪,千古不刊。财法二施,功德等观。志檀施。 ... 智旭 敬礼慈尊地藏王,神咒善能灭定业。普救无边五浊苦,绍隆三宝种不断。 智旭,与法界众生,迷本净心,已造定业。无明所覆,不自觉知。故于今日,同婴苦报,远隔正法,遭遇魔邪。倒说大乘,诬毁了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3640284.html
-
论有问者言为证义者而释。瑜伽等者。第十五卷说也。一于王家者。于立论之处五亲降临或于朝廷等。二于执理家者。音道云。臣等家谓于处断王事者前三于大众中四于贤哲等者。道云。未解法义。而聪叡者云贤哲者。五于善...异中文段有七。初能立·能破分别(相对分别下皆尔也。)二能立·似立分别。三能立似破分别。四能破·似立分别。五似立·似破分别。六现·比非三量分别。七总结上。初中有四。即四句分别。此文是第一句分别。辨八义同...
基辨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14938141.html
-
或於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谓不得遍。及不普遍。故名不遍因。次有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胜论师为其五顶。立比量。云有性非实非德非业。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云如同异性。然彼但乐以其言显。立大有句是离实有。约...差别。有法自相。五者违二四。违法差别。有法差别。六者违三四。违有法自相。有法差别。韦三有四谓互除一者。违法自相。法差别。有法自相。除第四有法差别。二者违法自相。法差别。有法差别。除第三有法自相。三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3338533.html
-
。此能诠缘因名和合。除此同等五句义。所和合法一有同诠缘因名为有性。 文。彼鸺鶹仙至缘无不生者。即以前因等者。前本量宗以有性与非实等不相离性。为所立宗。今所违量以有性与为有缘性不相离性为所立宗。因喻同...四大种。许四大外体无故如色声等。如彼古迹。 文。所说有性至故成违三者。今非此有不犯自语等者。胜论有性离实有性。自成他不成也。五顶有性即实有性。自他俱成也。今非离实不非即实。故不犯自语等。随言即非故违...
释善珠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3438534.html
-
如本法师答:言语道断(梵语sara—vada—caryoccheda)。赞叹真理深妙不可说之用语。又作言语道断、言语道过、名言道断。常与‘心行处灭’一语连用。
六十华严经卷五云:“远离取相真实观,得自在力决定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大智度论云:“言语已息,心行亦灭。”即多表示第一义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7500812633.html
-
1、生卒籍里。公元700年,希迁禅师出生于端州高要(今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县)陈氏乡民家。今按:《宋高僧传》卷九云:希迁“于贞元六年庚午岁十二月二十五日顺化,春秋九十一。”《景德传灯录》卷十四及《五灯会无》卷五所载石头卒年及寿元均与之相同。我们可由贞元六年(790)上推91年(虚数年龄),则可知希迁生于武周圣历三年(700)。这一点,目前学术界是公认无争议的。《宋高僧传》卷九云:“释希迁,姓陈氏,...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1342205.html
-
简别 因明用语。论辩中建立论式时明确概念、避免过失的一种手段。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五:“凡因明法,所能立中(宗是所立,因喻为能立),式若有简别,便无过失。”用来简别的词语,在自比量中有“许”“自许”“我言”等,在他比量中有“汝许”“汝执”等,在共比量中则用“胜义”“真故”等。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01838655.html
-
高僧传》卷五说他“俊朗英秀,卓绝时世。”年十三,开始受业,得到当时名僧释僧宗、释僧达和释宝亮等人的称赞。宝亮甚至说他不如法云。他说:“我之神明殊不及(法云)也,方得必当栋梁大法矣①”。萧齐永明年间(...四年(497),法云三十岁,这年夏季,他开始在妙音寺讲《法华》、《净名》二经,条理分明,讲的好。《续高僧传》卷五说他“讲经之妙,独步当时。”由于他的学识和才华,当时的社会名流,如中书周颙、琅琊王融、...
方 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0052347.html
-
戒尺为法器之一,或单称尺,即在举行皈依、剃度、传戒、说法等法会时,用以警觉大众或安定法会次序的法具。
《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众章?沙弥得度》条:“设戒师座几与住持分手,几上安香烛、手炉、戒尺。”《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云:“受戒专用之,故得戒尺之称。”
其中并提及戒尺的尺寸:“其戒尺在下者,长七寸六分,厚六分,阔一寸一分余,...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15478011.html
-
十六年诸罗县周芬斗修,嘉庆八年里人王琳等鸠众重修。(谢志卷五、外编、寺观)慈云阁:在东安坊,康熙三十五年诸罗知县周钟瑄建,乾隆十六年诸罗知县周芬斗修,嘉庆八年里人王琳等重修。(台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里众建,乾隆五十四年里人王拱照等倡修(谢志卷五、外编、寺观)。龙山寺:在大东门外,雍正时里人公建,乾隆五十四年里人王拱照等修(台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 弥陀室 在附郭之东;庭宇幽静,佛像庄严,傍...
刘枝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34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