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居上,我国当代印顺长老的研究(4) 更是超前一大步。 (1)见至『四教仪」、法藏「五教章」。 (2)汉译『杂阿含经』五十卷一三六二经为说一切有部诵本~见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页九七。 汉译...一阿含经』五十一卷四七二经为大众部诵本~见同书页九三。 汉译其他『别出阿含经』一二三经尚有化地部、经量部等等所传~见前田惠学「佛典解题事典」页六一。 (3)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页九O。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1159551.html
-
四一二下。 [4]释印顺,〈摩得勒伽与犍度〉,《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市,正闻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四版,页三六三。 [5]释印顺,〈摩得勒伽与犍度〉,《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市,正闻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四版,页三八六。 [6]释印顺,〈摩得勒伽与犍度〉,《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市,正闻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四版,页三八七。 [7]释印顺,〈部派分化与大乘〉,《初期大乘佛教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2962371.html
-
契经的摩呾理迦(本母)是依‘杂阿含经’的次第而造。我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有了进一步研究,主要是论定:依‘瑜伽论摄事分’,分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经论对比,也还有些错失。因此,我编印了这部“杂阿含经论会编”……这对於探究佛教的原始法义,发心阅读漠译&...
蔡惠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3365068.html
-
界崇高的地位。他撰写了包括《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1967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1970年)、《中国禅宗史》(1971年)、《中国古代民族神话与文化之研究》(1975年)、《初期...精神,所以它也就代表佛说。随后他又写了《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这部60万字的大部头著作,从原始圣典一再结集的历史中去细致考察佛法形成的真实过程,认为“佛法在流传中,一直不断的集成圣典,一切都是适应众生的...
郑群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5651108.html
-
印顺导师对阿含经的看法
印顺导师可能是中国佛教自有历史以来,最重视原始佛教的大师级人物。他不但有《佛法概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杂阿含经论会编》等关于原始佛教的专著;在其他著作中,导师也... 但是导师显然不是一个独尊原始圣典的学者,他从对佛教圣典集成过程的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结集─共同审定出来的圣典,代表了当时佛教界公认的佛法。”“所以(大小乘)...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947490.html
-
老是幸运的。他的年纪愈大,在台湾所受到的尊崇愈高,著作环境愈好。更奇特的是,他虽然身体孱弱,但是生命力?坚?无匹。他享有罕见的百岁高龄。在六十五岁之后(七十岁之前),先后有《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大体类似而不全同。类似的地方是“回归印度”的正法追求倾向。不同的是,他所宗尚的是与瑜伽行派对立的中观学派,以及原始圣典(《杂阿含经》)。 促成印老回归印度去寻求正法的原因,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清末...
蓝吉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3657500.html
-
说经有辨别邪正的作用;结鬘是说经能够贯穿诸法。 根据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所说:自意义而言,契经指经典结集时的“贯穿摄持”义;自体裁而言,契经指经典结集后,其中的“长行”部分;自内容而言,...佛经名称的通别和分类 宽昌法师 在讨论某个问题时,经常有通别的区分。义相上的共通就是通;各有别异则是别。刘宋慧观大师在他的“五时教中”,立有三乘别教和三乘通教之名;隋吉藏大师的《三论玄义》为了...
宽昌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5165986.html
-
》、《高僧传》、《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记载说竺佛念担任的是翻译工作。对于这一问题,印顺法师在其《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一书中指出: 依《出三藏记集》、《高僧传》等古记,《四分律》为佛陀...圣典之集成》,69页。(正闻出版社,1988年4月修订初版) [10] 见《中国佛教》第三辑,218页,隆莲法师撰《四分律》条目。(知识出版社,1991年7月第2次印刷) [11] 僧祐《出三藏记集...
宗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03871666.html
-
后,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先后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及《印度佛教思想史》、《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专著行世。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1/08575993474.html
-
编,结论,第五四九页。
(2)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五四九页。
(3)前揭书第七章第二节“四阿含与九分教”。
(4)前揭书第八章第六节“结论”,第六二五页。
... (12)《大正藏》二册,第二九一页上|下。
(13)见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十章第三节第二项“增一依本事而集成”,第七六四页。
(14)见《大正藏》二册,第六七○页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046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