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8篇,用时2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慈觉禅师坐禅仪

    法华经》云,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是知超凡越圣,必假静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一生,尚恐蹉跎,况乃迁延,将何敌业。故古人云,若无定力,甘伏死门。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幸诸禅友三复斯文,自利...寂然清乐。若已有发明者,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未发明者,亦乃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但肯心,必不相赚。然而道高魔盛,逆顺万端,但能正念现前,一切不能留碍。若欲出定,徐徐动身,安祥而起,不得卒暴。出定之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62063082.html
  •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坐禅仪

    不得卒暴。  出定之后,一切时中,常作方便,护持定力,如护婴儿,则定力易成矣。  夫禅定一门,最为急务。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所以探珠宜静浪,动水应难。定水澄清,心珠自现。故《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法华经》云:“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是知超凡越圣,必假静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一生,尚恐蹉跎,况乃迁延,将何敌业?故古人云:“若无定力,甘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1558980.html
  •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憨山大师法语

    为生死心。如救头然。志要一生。譬若人患必死之症。有人觅还丹(喻参禅)可救。一人授以海上单方。(喻念佛)足以起死回生。只在病者有决定心。信此可服。更不必待觅还丹。只服此单方。顿令通身汗出。绝后方苏。...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感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必定往生之验也。然一生专念。固是正行。资以观想。更见稳密。佛为韦提希说十六妙观。故得一生。今观经现在。任自志愿。于十六观中。随一观。或单观佛及...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2476581.html
  • 中柬佛教关系

    鱼肉,唯不饮酒,供佛亦用鱼肉。每日一斋,皆于斋主之家,寺中不设厨灶。所诵之经甚多,皆贝叶迭成,极其齐整;于上写黑字,既不用笔墨,但不知其以何物书写。僧亦用金银轿扛伞柄者,国王有政,亦咨访之。却无尼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2743904.html
  • 憨山大师开示净土法门

    法门,世人以权目之,殊不知最是真实法门,但在人之念佛心切不切,志决不决耳。若为生死心,如救头燃,志要一生,譬若人患必死之症,有人觅还丹,喻参禅可救,一人授以海上单方,喻念佛足以起死回生。只在病者有...一生。今观经现在,任自志愿,于十六观中,随一观,或单观佛,及菩萨妙相,或观净土境界,如弥陀经说,莲花宝地等,随意观想。若观想分明,则二六时中,现前如在净土,坐卧经行,开眼闭眼,如在目前。若此观想...

    佚名

    |净土|憨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08095423813.html
  • 调和五事助参禅

    须弥山。’是知超凡超圣,必假静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一生尚恐蹉跎,况乃迁延,将何敌业。幸诸禅友,三复斯文。自利利他,同成正觉。” ...,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不得卒暴。出定之后,也要常作方便,护持定力。  禅之可尊贵者,以得法的要道,全在实修、实证、真参,真究,因此称之为“坐禅道”。  今引百丈怀海禅息《坐禅仪》全文,以资共勉。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0839289.html
  • 日常老和尚一生重要记事

    广论为度越苦海之舟航,效善财龙女一生圆满」为发刊词。  81年2月 64岁 北、中、南部研讨班同修百余人,不约而同前往福智精舍拜年,此为朝礼法会之始。  81年3月 64岁 率净明法师等四位法师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251856.html
  • 少壮的人间佛教

    ,即身成佛。3、修证“至顿”:“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一生”,“即心成佛”。大乘经论所开示的:具足三心,修六度万行,于三大阿僧祇劫,乃至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救度苦难众生。对于圆...

    超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1368973.html
  • 佛教与庐山云雾茶

    。” 《山疏》:“山(庐山)居静者,艰于日给,诸岩壁间撮土,种茶一二区。然山峻高寒,丛极卑弱,历冬必用茅苫之。届端阳始采,焙成呼云雾茶,持人城市易米……” 黄宗羲《匡庐游录》:白石庵老僧一心云:“山中无别产,衣食于茶。地又寒苦,树茶皆不过一尺。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伐去,俟其再蘖。” 易顺鼎在(庐山)《云雾茶》诗中写道:“辛苦山僧摘盈瓮,手皲足茧人间送。叶叶都含瀑水湿,枝枝尽带岚霞重。种少...

    汪国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95083230.html
  • 太虚印顺对中国佛学态度的比较分析

    “吾闻而思之,深觉不特梁氏之为然,宋名理学之出佛归儒,亦未尝不缘此一念也。佛教之遍十方界,尽未来际,度一切有情,非不善也。然不假以本末先后之辩,任重致远之行,而竟为‘三生’、‘一生圆证’、‘即身成佛’之谈,事大而功急,无惑乎佛教言高而行卑也。……”[15]  印顺法师所说的“无往而不圆融”、“无事而非方便”、“三生”、“一生圆证”等,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佛教理论而言的。他对于中国传统佛教的...

    李宜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1961562.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