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其实“世界”本来就包含著现象界所展现的一切。佛法用“五蕴”法门,来含盖这一切。 五蕴,拆开来说,可分为二个部份,(精神、物质)蕴,有积枣之意,也就是同类相聚,色蕴,包含四大(...
性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1067481.html
-
在变动著的物质与精神力量或能力的综合。这种组合可以分成五类,或称五蕴。 “蕴”是积聚的意思,即同类相聚。如〈杂含卷二?五五经〉说︰“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4750966.html
-
的家中有收音机,按照发射台发出的频率,接收电波,即可收听。人的心意,也像一具发报机,心念一动,即发出许多“念波”,发出之后,其量周遍,同类相聚。善念与善念相聚,恶念与恶念相聚。...第二随习气去者:如人在世,各有其嗜好,各有其偏好,好有好习惯,坏有坏习惯,习惯性成,不易移改。一旦死去,仍随其嗜好习惯,先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
第三随现念去者:即是随他临终时之现前&...
大光法师
助念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451021334.html
-
,接触希腊波斯文化,而受其影响;恒河流域则思想自由,外道思想鸣放;还有当时,各地区执政者是否支持,对思想纷岐演变发展是有一定关系的。二、思想偏重的不同:佛世时,多闻者、持律者、头陀行者、比丘们已有同类相聚的情形。部派时代也是如此。大众部是重法、重慧、学贵广博、多闻求悟、行务要约、律重根本、有大乘义。上座部是重戒律。一切有部是持律守寂、大小等持,对经法侧重于细密推衍,分别抉择法相。分别说部对戒律特别...
叶慧祥 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0951769.html
-
共变即为交相涉入之组织义,故由一一职业志业等组织
成一一国际之团体,各各遍于全人类之世界,乃根据于异熟
识中共相种共变世界之天则。声应气求,同类相聚,其势甚
顺,其理最正﹔较之割疆划界以组为国家...
普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1373426.html
-
集成的《杂阿含经》[3],佛教界已传有同类相聚的学团型态。[4] 在佛世即有四类依于修行、宏法以及说法者诠说法义等需求,形成了不同的论议形式。而阿毗达磨论书的成立,则肇始于佛灭后,随著《阿含经》的结集...
释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945646.html
-
杂阿含经》 ,佛教界已传有同类相聚的学团型态。 在佛世即有四类依于修行、宏法以及说法者诠说法义等需求,形成了不同的论议形式。而阿毗达磨论书的成立,则肇始于佛灭后,随著《阿含经》的结集完成,而转向于...
释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70746315.html
-
组织的真相,说明有情色心平等的真义。
蕴、处、界观 一、蕴观 蕴,是积聚之义,即同类相聚,大则是五,小则无量,这类似细胞的说法。杂含(二,一一)说:「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粗,若细,若...
四、业与因果的关系 依业而有因果,因果为业的必然性。中阿含思经说:「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若不故作业者,我说此不必受报。」这于善恶因果的定义。依因果意义说:分为同类因果及异类因果的二重。 ...
东初老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3647205.html
-
界三法不同的立场,详细去观察有情身心的心理、生理、物理组织的真相,说明有情色心平等的真义。 (一)蕴、处、界、观 一、蕴观 蕴,是积聚义,即同类相聚,大则是五,小则无量,这类似细胞的说法,杂含...因果的关系 依业而有因果,因果为业的必然性。中含思经说:「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若不故作业者,我说此不必受报。」这于善恶因果的定义。依因果意义说:分为同类因果及异类因果的二重。 ㈠同类...
力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74656147.html
-
误解佛法的本质。师父胆敢公开宣称:那些建大庙、雕梁画栋,把自己的住处装潢得像皇宫的出家沙门,绝不是释尊的弟子,而是假出家之名,行敛财之实的尘俗之人。当然!钟鼎山林,各有天性,所谓“水流湿,火就燥”,同类相聚,同气相求,在时代趋势的风潮中,我们也不能不见怪不怪了。至于第二种人,师父在此须深深地忏悔,由于个人的恶业障道,德行不足,有时在言语上表露过度,或者行为上常令他人自觉不受尊重,导致得罪了一些人,而...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267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