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角度看,五祖弘忍曾经提过“农禅并重”,使得中国禅与印度禅区别开来,而少林寺现在的做法,是否是“商禅并重”?但方丈如何划修禅与商业的界限?有无不能逾越的底线?
方丈:佛教进入中国,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开始,僧侣们翻译经书,衣食靠布施,没有保证。后来,政府给寺庙土地,僧人们自食其力。“农禅并重” 就是源于此。但是我不认为“商禅并重”的提法准确。因为少林寺现在不是从事一种单纯的商业活动,而是提供...
佚名
|摄影|
http://www.fjdh.cn/wumin/2009/03/11513437062.html
-
的基本原则,却能伴随社会的演进而不断地进化。只要佛教的信仰及其弘法利生的原则不变,“农禅并重”可以演变为“工禅并重”、或演变为“商禅并重”。 贫弱不是佛教的本色。关键是佛教经济的发展目的,是在于弘法...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1755896.html
-
比如拍卖头香权、敲钟权、为汽车开光以及卖高香等。古人讲农禅合一,今天为什么不能“商禅合一”呢?这似乎有些道理。从宗教历史看,宗教团体从事一些专业化的商业经营并无不可,比如投资房地产、股票等,努力使宗教...
魏德东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501688768.html
-
普遍持反对态度。
(3) 适应时代发展,创设商禅之路
佛经里说到的“净财”、“善财”、“圣财”就说明,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同样是功德无量的事业。太虚曾经主张佛教走“工禅”之路,开办工厂和医院。星云等更提出佛教也可以采用公司化的模式经营,走“商禅”之路。由历史上的“农禅”到太虚的“工禅”再到星云的“商禅”,充分显示出佛教适应时代发展而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出世的佛教一旦涉及到“利”,就必然...
刘成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041785349.html
-
在当代中国,土地已归国家或农民集体所有,已无田可耕。要想自养只能走“商禅”、“工禅”之路。对此,太虚大师曾提出过佛教经济建设的思想:“佛教寺僧的经济建设,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寺僧不联合开发其经济的...
姚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25962988.html
-
近代是工业社会,提倡工禅也是合情合理的;现代社会商业化程度很高,几乎一切生产都商业化,有商禅的出现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可能让现代的寺僧都去搞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如果能够从事必要的合法的经营性商业活动,...
佚名
|佛教观点|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8393890186.html
-
的经济结构也必须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必须要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生活相适应,否则,就会走入死胡同。因此,本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宗旨和原则,佛教的经济结构由农禅并重发展到商禅并重,就成为...
释来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2139827.html
-
原则,却能伴随社会的演进而不断的进化。只要佛教的信仰及其弘法利生的原则不变,“农禅并重”可以演变为“工禅并重”、或演变为“商禅并重”。 贫弱不是佛教的本色。关键是佛教经济的发展目的,是在于弘法利生,...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5855477.html
-
“农禅并重”可以演变为“工禅并重”、或演变为“商禅并重”。
贫弱不是佛教的本色。关键是佛教经济的发展目的,是在于弘法利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经济活动。现在社会上对于NGO或NPO的发展,往往具有一种...
佚名
|佛教观点|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402373156.html
-
原则,却能伴随社会的演进而不断的进化。只要佛教的信仰及其弘法利生的原则不变,“农禅并重”可以演变为“工禅并重”、或演变为“商禅并重&rdquo...
佚名
|佛教观点|访谈|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920099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