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篇,用时2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问:什么是神足?

    神足,是指达到神变和其他神通的种修行方法。 神足又称如意: 一、欲如意; 二、精进如意; 三、念如意、慧如意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45878175.html
  • 三十七菩提分

    圣道支。亦译念处、正勤、如意、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俱舍论》卷二十五称:“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念住种以智观境的方法。世人攀缘身、受、心、法境,生起净、乐、常、我...趣定自在,故又称“如意”。佛教认为,修行这些禅定,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的能力。五根修行佛教所依靠的五种内在条件:1、信根。信正道及助道善法;2、粗进根。修学正道及助道法时,勤求不息;3、念根。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3943215.html
  • 四谛之研究——以成实论为中心

    所谓“圣谛”。  四谛思想是原始佛教思想之中心,佛陀思想之演绎开展,即脱离不了此说;故为佛学体系之精蕴。所谓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者,苦有三苦、五苦、八苦多种迷界烦恼之果。集含摄十二缘起支及业及无明烦恼之蕴成,趣向恶趣苦报;灭谛涅盘思想,系从苦、空、无常、无我中,证离诸缘灭惑业之悟。道谛依三十七道品由念处、正动、如意正断、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的序列修持得证。  综观四谛思想,即...

    聂秀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11063570.html
  • 四谛

    正断或正勤,三、神足或如意、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四谛有两重因果,苦为果,集是因,由苦集二谛成为世间生死因果;灭是果,道是因...之义。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如《涅槃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圣谛,或真谛。  苦谛:苦即...

    任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0839808.html
  • 道谛

    引发的苦恼不安,不外表现于行为、语言和意念,修学解脱之道,也不外是针对自身的行为、语言和意念去加以觉察、改善。释尊所开示的解脱法门有:念处、正勤、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合称为三十七...道谛 /释显如 圣谛是佛法的基本纲领:“苦谛”说明人生之苦恼不安,“集谛”说明苦恼不安的主因来自人的无明、贪、嗔,“灭谛”说明解脱苦恼的自在安宁,“道谛”说明实现解脱自在所必须经由的途径或次第...

    释显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3052804.html
  • 问:四谛是什么?

    ,寂灭涅槃,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槃之道,总有七科:一、念处,二、正断或正勤,三、神足或如意、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圣道或...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之义。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如《涅槃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7255879687.html
  • 如何在投资股票中修清净心(对做股票行业者而言)——净空法师开示

    “下面是讲“如意”,如意是称心自在的意思,归纳为大类。它真正的意思,我们浅显跟大家说明,就是“放下”,放下就如意,就自在了。所以中国从前,有福的人、做大官的人,手上都拿个如意如意多半是玉做的,...戒行、定行,也是福行。前面“正勤”是慧行,那是智慧,一个人真正认真去断恶修善,断迷邪染,修觉正净,这是上上智慧。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修如意。”   以下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

    净空法师开示

    |炒股票|在家|财富|清净心|股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14335620282.html
  • 谈三乘总持门

    精进不已。   是对已生之善要使它增长,并精进不已。   丙、如意如意是:   一是欲神足:这欲是指增上欲,这增上欲能于加行位起定·   依此增上欲之力而修定。   二是勤行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   三是心神:于加行位,一心专住,依心之力而修此定。   是观神足:于加行位观察此理,依观之力而修此定。   丁、五根:五根是:   一是信根:信三宝及...

    许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0365895.html
  • 问:生活中如何修学《阿弥陀经》中所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等法?

    ,有智慧方能不断进步。 (三)如意,又作神足。(1)欲如意,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如意:一、欲如意,此非世间欲望,乃转世间欲望为觉悟之愿望,此欲表渴求。真实发心,感应强烈,所愿易成。是故学佛重发心,乃修行之关键。二...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74877806.html
  • 略释念处

    精进因缘,智慧力则越增多,再接再励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   【注】   1、道谛的三十七道品,了生死苦即念处;而其离贪爱中持戒生定,即正勤、如意;由定开发无漏真慧,即五根、五力、七...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应依念处安住。’在广大的佛法中,为何佛只说安住于念处?这是因众生有种颠倒妄见:1、缘身执净,2、缘受执乐,3、缘心即常,4、...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574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