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38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谈摄法

    略谈摄法  金明法师   佛教是个注重于道德的实践的宗教,研究佛学,切不可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必须在理解之后,就要切实去履行,所谓“解行并重”,即是这个意思。一个决志学佛的人,对于佛法如果能够做到...佛陀,曾经开示“摄法”,这就是修养准绳。   “摄法”的“摄”字,是摄受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领导:一个学佛者想要影响别人,摄化别人,使另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使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向善向上的进取心,那他...

    金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4660623.html
  • 爱语的联想

         摄法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事,是菩萨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爱语则是以语言作为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佛学大辞典上其定义如下:“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因此须先善知众生根性,才能善言慰喻,也才可能产生亲爱之心的结果。而语言沟通的方式是否适当常是团队运作摄事是否和睦、同心的重要关键所在。   例如在摄事中的布施,若施者出言不当,有可能对方来个“不食嗟来食...

    赵令钲

    |沟通|语言|摄法|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3/1838038430.html
  • 摄法宏誓愿

    摄法宏誓愿  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即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因他能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须修习摄的法门及具弘誓愿,同时内必须以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无量心已述于前,现述摄的法门,而弘誓愿亦略述于后。  一、布施摄: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摄化他人,必须自有方法。你将财力、学力、体力帮助...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3360674.html
  • 安立摄法的理由

      摄受有情的方法,为何一定是种呢?   答:要摄受眷属让他修习善行,首先必须让他生起欢喜心,这又必须先布施财物饶益他的身体。   他生起欢喜心之后,要让他趣入修道时,首先必须让他了解应...之后,成熟其相续的方法,唯一是摄。   小结:   摄受有情的方便不必更多,少了也不够,摄的数量决定。理由是:应对所化成办的利益决定是种,能成办利益的方便也决定是种。   首先,应使所...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摄|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2161026946.html
  • 佛法中“摄法”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价值

    内容提要:佛法中的“摄法”,是佛教徒实践菩萨道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相关经论对“摄法”的解说的疏理,对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法”的基本内容作了概括;并指出佛教“摄法”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对“摄法”的运用,建立起社会大众与佛教徒相互融洽的关系,从而达成弘法的宗旨;另外,文章还指出“摄法”的社会价值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通过对摄法的实践,可以建立起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养成语言的...

    宗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4138982.html
  • 佛教“摄法”精神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多识:佛教“摄法”精神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多识   摄,是吸引人的一种方便智慧。   第一,财施摄,就是用财物来吸引人。很现实的,哪个单位工资高、福利好,人都愿意去那里,这个企业就有竞争力。平时,要能真心诚意地关心你的部下和员工,当他们生病或者家中出现了困难的时候,要能及时给予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这是得人心的第一个办法。   ...

    多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61567115.html
  • 摄法与菩萨道的关系—以《华严经·十地品》为主(下)

    摄法与菩萨道的关系—以《华严经·十地品》为主(下)   华严专宗研究所院友 印彬  一、摄法与菩提心  发菩提心即求无上菩提心之意,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也是长养净法之良田,行者若发起此菩提心勤行精进,就能速成无上菩提。所以菩提心是一切正愿之始、是无上正等正觉之根本、大悲心及菩萨行之所依;大乘菩萨须发大心,发菩提心、欣乐佛之大智而发心也称为初发心、新发意菩萨,而菩提心与摄法是息息相关的,...

    印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4269413.html
  • 摄法与菩萨道的关系—以《华严经·十地品》为主(上)

    摄法与菩萨道的关系—以《华严经·十地品》为主(上)   华严专宗研究所院友 印彬  壹、前言  《华严经》云:“若能成就摄法,则与众生无限利”佛法深广无边,有胜义谛与世俗谛,有了义与不了义,各随众生所需而因应之。娑婆众生难调难伏,摄法种度化、摄受众生的方法,菩萨在随化度生时,若能具备善解的能力,运用种种的善巧方便,令佛法体现于众生的生命中,如此就能增进人际关系。在印度佛教大乘菩萨道中,...

    印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4369414.html
  • 赵朴初答:什么是摄?

      赵朴初答:摄(Sangaha-vatthu)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Peyyavajja),慈爱的言语和态度;第三是利行(Atthacariyq),为大众利益服务;第四是同事(Samqnattatq),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于大众。摄法是菩萨在众生中进行工作的方法。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21462710707.html
  • 台湾省兰阳别院住持满祯法师受邀讲“生命的转折点”

      2008年4月24日,台湾省罗东圣母医院首度邀请宜兰市兰阳别院住持满祯法师为医院医护人员一级主管讲“生命的转折点”。   满祯法师以世间的真实相为主轴,用佛法的摄法、广结善缘,感恩知足来面对世间的种种困境,以及禅修的方法和好处,最后以“人身难得今以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生”来勉励与会大众。

    佚名

    |转折点|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0844002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