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谛法
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四十九年,我们仔细观察研究一下,即可发现佛陀的教义和教法一大组织,其内容无论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均脱离不出四圣谛范畴,因此四圣谛可说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是由四圣谛开阐出来的。
“四谛”是佛教根本要义之一,不但是小乘教法所依据的真理,也可通于大乘的教法。“四谛”又名“四圣谛”,在《华严经 四圣谛品》中,列有种种不同的名称,目的为“随...
如实
|四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1/1123071617.html
-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法轮,如《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法轮。”初转法轮三说四谛,第一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谛四相。第二说: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是教劝修行四谛。第三说: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
任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0839808.html
-
“转四谛法轮”: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是世间之果;集,是世间之因;灭,是出世之果;道,是出世之因。苦集灭道,这叫四谛法。
……
佛成道,说《华严经》之后,观察一切应该度的机缘,应该度的众生,知道憍陈如他们五个人应该先得度,就先去找这五个侍者。所以佛就到鹿野苑里边,转四谛法轮——转,是辗转;四谛,就是苦、集、灭、道;法,是方法、法则;轮,因为佛所说的法,是从心性里边流出...
宣化上人讲解
|四谛|法轮|转法轮|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1/08554793993.html
-
今天针对四谛做一个开示。四谛与以前所讲过的二谛(世俗谛及胜义谛)有什么不同呢?二谛是见解的对境,四谛虽然也有见解对境的成分,但主要是以修持方法为重点,始终围绕着如何修持才能获得解脱的主题而宣讲的。所以二谛与四谛在佛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常识,如果能够了解,就会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如果不广学二谛或四谛等佛教的太多理论,而只是学到适当的理论后专修也可以,但除了一些极利根的人以外,是很容易出...
慈诚罗珠堪布
|四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3/0213393352.html
-
中国茶道有“四谛”:和、静、怡、真。 “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大佛大道大儒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 “静”是中国茶道灵魂能以奠立和实现的凭藉,“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是一份残缺的心灵。 “怡”是“静”的怡,“和”的怡,因为“怡”是灵魂的跳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1671565.html
-
圣谛开阐出来的。
“四谛”是佛教根本要义之一,不但是小乘教法所依据的真理,也可通于大乘的教法。“四谛”又名“四圣谛”,在《华严经 四圣谛品》中,列有种种不同的名称,目的为“随众生心,适令调伏”。...,能集起六道的果报,分开来说,就是“见惑”和“思惑”。“见惑”是照见真理的时候,就可断除的惑;“思惑”是断见惑后,还要经过思维,修习真理才可断除的惑;“见惑”是妄见,不明白四谛的真理;“思惑”是迷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1243636.html
-
四谛的医学观
总编辑/释慧明
佛陀于西元前四六三年顷,生于释迦族的中心地——北印度迦毗罗卫城,乃该国净饭王的长子,名悉达多。
出家缘起—&...,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思惟解脱之道。四十九日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时年三十五岁(一说三十岁)。
初转法轮,宣说四谛法
佛陀首先思惟:什么是人生...
释慧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268919.html
-
释尊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阿若骄陈如等五比丘转四谛法轮,是为最初之法宝。《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即说四谛法也。 何谓四谛?谛,即真实不虚之义。四谛者,即苦、集、道、灭四谛也。 一, 苦谛。此乃三界内分段生死苦果。真实是苦,无一 可乐,故名苦谛。具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一)三苦:(1)苦苦。即众生现前之五蕴色身,乃众苦之本。所有过去因中造业所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4551489.html
-
四谛 圣开法师 谛者,含有至理的意思,就是真实的谛理。四谛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此四种义理,凡愚不知,唯圣者所见,故名为“四圣谛”。 (一)苦谛—痛苦是快乐的相反,身心遭受逼恼名为苦,苦有苦因、苦缘与苦集,凡因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染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起分别的六识,内外交会,生诸恶法,因缘相聚为苦缘,产生烦恼为苦果。如不知修行的人,深著苦因,不能暂舍,三界...
圣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41368035.html
-
谛(sacca)就是真实之理,其梵语为satya,意为无可争辩之事实。 根据佛教,与众生有关的谛理有四。 在《边际经》中,佛说: “于此六尺长之身,及其思想相思惟,我说世界、世界之始、世界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404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