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1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星云大师勉励佛光大学毕业生 回馈父母师长

    佛光大学6月7日举行毕业典礼,星云大师勉励472位毕业生,要回馈师长父母,要服务国家社会,要带给人们欢喜。 佛光大学毕业典礼6月7日上午在小巨蛋怀恩馆举行,一大早校园里充满欢乐与惜别的气氛,全体毕业生和师长进行大合照,翁政义校长率全体毕业生进行校园巡礼。 创办人星云大师勉励毕业生要懂得回馈父母和师长的养育之恩,毕业后要服务社会国家,当一个让人欢喜和被人接受的人。星云大师说,我们从小...

    佚名

    |星云大师|佛光大学|回馈|毕业生|服务社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09333183080.html
  • 回馈,光光相照

    回馈,光光相照   见踽法师   俗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应该是:"人皆为己,天崩地裂"才对。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只为了自己,那么世界上就只有一个人为你著想,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如果每个人都...  黑色之所以是黑色,乃是因为它只吸收光线而不反光;白色之所以是白色,是由于它将所得到的光线都反射了出来。我们无法想像,活在一个没有回馈的世界中,是何等黑暗?受人滴水,涌泉以报,积极的回馈能让生命闪耀...

    见踽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4767527.html
  • 感恩回馈 祈福金山

      3月15日恰逢农历的二月初八——佛祖诞生日,绿地集团为了感谢广大客户对金山老街开盘以来的支持和厚爱,借此佛教吉日组织金山市民至东林寺举行“新春祈福 平安一生”祈福活动。本次活动意在借...

    佚名

    |祈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06443621514.html
  • 我们如何回馈社会?

    http://www.fjdh.cn/Item/26179.aspx
  • 李嘉诚: 回馈社会才是真富贵

      因此,他眼中真正的“富贵”,是必须懂得用金钱去回馈社会,如不能做到这样,即使拥有了金钱,也只不过是“富而不贵”。   愿贡献于自己深爱的民族   对于外界总把他定型为成功商人,李嘉诚...

    佚名

    |慈善|爱国|理财|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0132445359.html
  • 上海市闸北举办“手牵手 爱心放送”慈善捐助活动

      日前上海闸北举办的“手牵手,爱心放送”捐助活动,此次活动是伊恩幼儿园通过“六一”儿童节中把小朋友玩具在园中进行拍卖,并将拍卖所得回馈给社区中的困难儿童这一慈善活动。社区内的5位家庭困难的小朋友和家长参加了此次捐助活动。

    【佚名】

    |慈善|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7/11370810397.html
  • 山东省东平县局积极开展“见义勇为”慈善募捐

    干部职工为勇士们的先进事迹所感动,通过这次募捐活动,增强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员工“真情奉献、回馈社会”的使命感,促进了“和谐泰烟”建设。...

    佚名

    |募捐|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07492521290.html
  • 福建省厦门白鹿洞寺中秋节慰问贫困家庭

    慰问贫困户了解情况   2008年9月12日,福建省厦门白鹿洞寺住持常学法师一行前往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慰问贫困家庭,并为他们送去大米、油等价值5000余元的生活必需品。据悉,此行共探访孤寡孤独、老弱病残、下岗失业等50户贫困家庭。   常学法师向中山社区的陈主任了解了低保户家庭的情况并表示:积极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实际解决百姓的困难,是佛门弟子回馈社会应该作的事情,也是佛教无缘大慈的...

    佚名

    |贫困|慰问|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9/09323429354.html
  • 浙江温州佛协召开2008年度总结暨团体表彰会议

    和谐社会的目的;要开办慈善事业,回馈社会。...

    佚名

    |表彰|团体|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1/21470833862.html
  • 团体互动面面观

    团体互动面面观  /林武瑞  修行需要两面镜子:一面自我观照省察的镜子,一面道友回馈的镜子。  四念处的修行,始于自觉——观察自己生理反应、苦乐感受、心念变化及烦恼背后的根源,而终于觉他 以自己...经验和自我意识所影响,而无法如实正观,甚至于会有一些严重的盲点,难以自我察觉。  就觉他——团体互动——而言,四念处的修行团体乃是藉助成员之间彼此以较客观的立场相互回馈,协助对方找出盲点,来促进彼此的...

    林武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9365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