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十三),适逢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的海龙王圣诞,辽宁省大连市观海寺为方便接引大众,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祭海法会”,此次法会由大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观海寺住持义辉法师主法,与会的信众虔诚发愿,祈祷风调雨顺、谷稼成熟、国泰民安。
佚名
|法会|祈祷|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16294026626.html
-
据马来西亚《星报在线》2009年10月18日报道,马来西亚佛教徒于10月18日齐聚天后宫,共同出席为时2天的全国性诵经活动,祈福马来西亚国泰民安。
据悉,本次诵经活动由观音世界和平...本次活动的一个目标是为马来西亚HINI灾情而祈福,希望马来西亚能够国泰民安。“我们将为马来西亚民众的安全祈福,并希望因HINI而失去生命的人能够安息。”
...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0/21115492746.html
-
2009年11月1日下午,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大法会在福建莆田隆重举行,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1/19282393207.html
-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澳门佛教总会会长健钊法师、澳门佛教总会副会长愿炯法师共同主持浴佛法会
为浴佛花车剪彩
何厚铧在浴佛仪式上祈求澳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会及各团体,于下午三时举办的“佛诞嘉年华”,是今年澳门庆祝佛诞节的高潮,行政长官何厚铧亲自主持浴佛仪式,祈求澳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现场活动包括浴佛、花车巡游、展板介绍、捐血及摊位游戏等。
...
国际在线
|澳门|浴佛节|佛诞节|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5/2324013976.html
-
据中新网报道:十一月二日,福建莆田南少林寺大雄宝殿内外,僧俗会聚,梵音回响。约一千五百名佛教界人士,相聚于此,共同祈祷世界和平。 南少林寺恢复宗教活动场所庆典仪式暨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北京赶回来参加法会的学诚法师说,南少林寺恢复宗教活动场所,举行祈祷佛事活动,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他希望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南少林寺的建设,祝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在学诚法师的亲自带领下,从...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1/0624556312.html
-
十二岁等身像,并登上法座领颂经文,祈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大昭寺“色彰”队的僧人高举经幡,手执法器、藏香和哈达,以隆重的仪式迎接前来礼佛的十一世班禅。 当十一世班禅步近山门时,早已等候在此的大昭寺民管...十一面观音殿。 朝拜结束后,十一世班禅登上释迦牟尼佛像前的宝座,带领众僧咏颂经文,祈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此外,十一世班禅还为大昭寺僧众摩顶赐福,并向大家发放了布施。 在拉萨活动期间,十一世班禅受到...
【佚名】
|十一世班禅|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8/0948445366.html
-
班禅大师供养了“大曼扎”,感谢班禅大师讲经、传法之情。十一世班禅大师从“曼扎”中取了一把青稞抛向空中,以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然后为普宁寺僧人摸顶赐福,赐赠“金刚结”。随后十一世班禅大师赠送普宁寺一尊“...
【佚名】
|班禅|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8/11103113153.html
-
家六口人在大雄宝殿前焚香礼拜,在东莞做生意的李先生是自己开车来这里参观的。提到日前发生在韶关以及新疆的事件,李先生表示,大家都是一家人,祈盼国泰民安,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够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 在韶关...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06523086424.html
-
据福建新闻网报道:2月24日,农历正月初七,一千多名佛教信众参加在福州法海寺举行的新春祈福法会,共同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佚名】
|祈祷|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2/0838538144.html
-
祈愿国泰民安
敲响吉祥平安之钟
香火旺盛
2007年2月18日,天津荐福观音寺隆重举行除夕撞钟吉祥法会。住持妙贤法师亲自主法,40位法师和护法居士依次敲响了新年钟声,洪亮悠扬的钟声划破长夜与天空中的焰火交相呼应,预示着来年的吉庆和祥兆。近万名居士市民聆听了新年钟声及参加了法会。祝福祖国、祝福天津,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诸事顺遂、共筑和谐! 据了解,荐福观音寺还将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2/094913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