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9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圣谛第一义

    峻烈峭锐”,“温密玄奥”的作风不易被学人接受、领悟奥旨。这么说来,此则公案的接机作风应为后者,难怪梁帝不契,达磨过江。举梁武帝问达磨大师(说这不唧[口+留][2]汉)“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是...达磨乃西方圣哲,前来此土弘化。因武帝尝与娄约法师、傅大士、昭明太子等人,持论真俗二谛。故以教家最极妙穷玄之语来勘验达磨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这一考问也非同寻常,因为所谓的“圣谛第一义”实无有口之处,...

    曲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3650368.html
  • 圣谛

    圣谛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 “四圣谛”说四种真理: 一者、苦圣谛; 二者、集圣谛; 三者、灭圣谛; 四者、道圣谛。 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辟支佛知道世间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灭苦的果,但是却没办法讲出灭苦的“道”。这个“道”是种种的修行方法,他没有办法...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1976359.html
  • 一切圣众皆证悟四圣谛

    一切圣众皆证悟四圣谛   / Mahinda   世尊曾经说过:"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此苦集圣谛不如实知,此苦灭圣谛不如实知,于此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此非沙门之沙门,非婆罗门之婆罗门,彼亦不于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若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如实知,此苦灭圣谛如实知,于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

    Mahinda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2252517.html
  • 感受与四圣谛

    感受与四圣谛 印度内观研究所 四圣谛是佛陀教导的基本要素,在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里佛陀开示说: 对于那些亲身体验感受的禅修者,我所教导的就是苦的实相(苦谛)、苦生起的实相... ti pannapemi. 1) 佛陀在这段开示当中明确地指出,唯有亲身体验感受(vedana),才能彻底了知并实践四圣谛。 他并进一步以感受来阐述四圣谛: 不论我们所经历到的感受...

    葛印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4973620.html
  • 法念处戊、四圣谛

    法念处戊、四圣谛  戊、四圣谛(sacca)  在解释依七觉支而修行法念处之后,佛陀继续解释依四圣谛而修行法念处的方法。  佛陀在三藏中开示各种法,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令人领悟四圣谛。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如实地了知:『这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如实地了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549343.html
  • 简析四圣谛的生死观

      简析四圣谛的生死观   四川大学哲学系 李万进   内容提要:以解脱生死为己任的佛教,把分析与观照生死的现象作为创教弘法的根本,正是从了脱生死的角度,佛教不主张对世间的现象作形而上的抽象思辨性质的讨论,而是以如何解决生死问题为修行的目标。与之相关,佛教的四圣谛理论分析了生与死得以产生的根源在于无明,人们因为无明的作用,从而流转于生生死死、往而复始的轮回之中。故而,佛教四圣谛...

    李万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13588936.html
  • 菩萨为众生说四圣谛

    菩萨为众生说四圣谛  “大智度论”集粹之六十六  智 铭  须菩提白佛言:“若是诸法是菩萨法,何等是佛法?÷  佛告须菩提:“菩萨法亦是佛法。若知一切种,是俊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菩萨当得是法。...往来六道生死中不得脱。  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暗, 一切善法,内般若波罗蜜中,行菩萨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为众生说四圣谛:苦、苦矩、苦灭、苦灭道。开示分别一切助道善法,...

    智 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3367263.html
  • 从四圣谛四弘誓愿

      佛法不只以苦集灭道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现象,佛法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所以光是说明苦集灭道的真理,这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愿力、修行、实践,这正如四圣谛的内容--要断集、除苦;要修道、入灭,从而到达人生的解脱之境。因此,从四圣谛延伸而开展四弘誓愿、六度行门,就是提供了人生解脱的方便。  说到四弘誓愿,就是一个菩提心愿!因为菩萨发心,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一切都是为了契合真理,一切都是为了证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5941120.html
  • 佛陀的教法──四圣谛

    佛陀的教法──四圣谛- - 佛陀的教法如何呢?不用说,佛陀是经过了印度原有宗教思想的薰染,而再予以审察的结果,开出了新鲜合理而伟大的智慧之花,那便是以“四圣谛”(catursatya)──四种转凡夫为圣人的真理。虽然,在这四条真理之中,没有告诉我们宇宙的起源为何?但却为我们解答了宇宙的存在以及人生的价值问题,更为我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5352587.html
  • 圣谛的多层义蕴与深层义理

    等最古的偈文,以及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法数名目(注2)。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构成三十七道品的主要部分,三十七道品本身则指谓追求智慧而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不论是八正道或三十七道品,都可看成属于四圣谛之中的第四谛,亦即道谛。三法印或三相在南传佛教的巴利文圣典,指谓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与一切皆苦,可以看成四圣谛之中的第一谛亦即...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394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