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1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人性的界限就一念之间

           一位教授的讲座上,展出了一张幻灯片,是两幅物质结构图片,教授问台下的同学:“同学们,能看出这两幅图中的物质结构有什么区别吗?”这两个物质的结构相似,同学们看了一会儿才发现有所不同。...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如此,截然相反的事物之间的界限总是很模糊,此时,也许你的一念之间,就会让你从善良走向了邪恶,让你一失足成了千古恨。   能看清这界限,并作出正确选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摘自...

    心墨

    |人生|人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8/09373828587.html
  • 转变痛苦,惟一念之间

    http://www.fjdh.cn/Item/32592.aspx
  • 问:可否转福德为功德?

      答:可以,都一念之间。修福德不执着福德,修福德不想福德,就转变成功德了。我有福让大家去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给我们示现的,我们要注意。他一生每天所修的,三种布施具足,他每天给大家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是法布施,开智慧。讲经需要身体,这个身体叫内财布施,我用身体、我用体力来为大家服务。像现在许多同学道场做义工,做义工是内财布施,它的福报比外财布施的福报还要大。外财你虽然有钱,你拿个十万、...

    佚名

    修福|感应|功德

    http://www.fjdh.cn/fjask/2008/05/18001123839.html
  • 从世俗到出世—谈意密与观想

    西藏以后,修证方法和佛学理论上的一大进步,绝非东密的同一路线。   观想成就的测验   但无论修习东密或藏密的人,能否真正一念之间,便自作到“观想”的成就呢?那就是大问题了。   东密的修法,说“观想”只是“观想”而已。关于“观想”的时效,并无严格的说明,不像有些藏密修法,谨严的规定,要一念之间便须完全“观想”得起来。   例如黄教修法之一的“十三尊大威德金刚”仪轨,要学者一念之间,...

    南怀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14453795.html
  • 百年一梦

    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   太尉正沈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

    星云大师

    |禅宗|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4/235037370.html
  • 百年一梦

    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直捣其胸曰:‘只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300116438.html
  • 拷问“有仇不报非君子”

    宽恕别人,实际也是宽恕自己,宽恕的人多了,路子也就拓宽了。宽恕只一念之间,却能化戾气为祥和、化丑恶为善美!人与人之间,纵有小小的嫌隙,实不足以将它扩大。如果我们的社会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主管部属之间...

    幽谷劲松

    |戒嗔|宽容|忍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0/15581031117.html
  • 六道轮回

    ,这个小孩多么有智慧呢?这就说明了,有生必有死,生与死只一念之间,悟道的人马上透视人生的道理,不悟道的人,总是迷迷糊糊的度日。我们要知道,生命的终点,就是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因为我们的...凡夫。 学佛最大的目的,就是了脱生死。因为我们有生,就会有死。 过去有一个禅师,八岁就很有智慧。有一次人家结婚办喜事,结婚可能会唱歌喔!当然不是唱三宝歌,他会唱夜来香,跳狄斯可,不会唱阿弥陀佛。...

    慧律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1345025.html
  • 《六祖坛经》的“识心见性”学说

    轮回。“识心见性”并不一定需要积年累月的修行,往往一念之间即可完成。正如《坛经》所说:“无上菩提,须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言下见性成--佛”,“一刹那问妄念俱灭,若识自性, I%IPl!佛地...宋初惠昕本(有多种)、元代德异本和宗宝本等。诸本内容虽有出入,但主要思想没有太大的变化。《坛经》是慧能弟子根据他韶州大梵寺的说法,加上他的传禅事迹整理而成,是唯一被称为“经”的中国僧人的著作,比较集中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23457433.html
  • 红尘有缘

    斩断尘缘;有人藕断丝连,再续前缘。良缘变孽缘,仇缘变情缘。一面之缘与一生之缘或许只一念之间。 或是情缘 已尽,或是缘情已绝……呀!这红尘中的是非恩怨,离合聚散,又怎是一个“缘”字了得! ... 释缘 问世间“缘”为何物,真叫人不好捉摸。 因为无法诠释人与人相遇、相知、相交的底蕴和玄机,人们便认同且袭用了从禅语中拈出的那个字——缘。 惜缘亿万年的时光长河中相逢于今生今世;众生芸芸...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1187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