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终至「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成为佛教的护法仁王。此后,龙树大力弘法,又广造大乘经典之注释,树立大乘教学之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传布全印度。  龙树菩萨的著作丰富,如:《大智度论》、《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劝诫王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故有「千部论师」的美誉。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5769942.html
  • 重庆佛学院开出的《佛学教程丛书总目》

    菩萨造 甲曹杰释   《古印度中观论著九种》: 任杰居士译   《百字论颂》圣龙树菩萨造   《大乘二十颂论》圣龙树菩萨造   《转有论颂》圣龙树菩萨造   《未觉能觉论》圣龙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0253582.html
  • 泛谈《般若心经》种种

    顺中论》、《般若灯论》、《大乘破有论》、   《六十颂如理论》、《大乘二十颂论》、《十八空论》等论。其中,   《中论》是最有名,大家都耳熟的。   《中论》有别于般若经的直觉述说,而以逻辑辩思的方式...

    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0578304.html
  •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五)

    ,他的学说虽是多在继承般若,但仍对唯心系思想有所吸收。如《大乘二十颂论》说:  “……此一切唯心,安立幻化相,作善不善业,感善不善生。若灭于心轮,即灭一切法。”[78]  此说与原始佛教的《阿含经》是...大正藏》册28,页697中  [78]《大乘二十颂论》,《大正藏》册30,页256下  [79]《大智度论》卷二九,《大正藏》册25,页276上—中  [80]《解深密经》卷三,《大正藏》册16,页...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0944129.html
  •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

    无明烦恼相应而造作恶业,由是便感世间恶趣;反之则感善趣。以此道理故说是“心为法本,心尊心使”。龙树在承此由心造善恶业而感生苦、乐报的“业感缘起”观上,在《大乘二十颂论》中说世间的形成是由“心”造善恶业...含经》(四七○)卷五一,页838  (注20)《大乘二十颂论》,《大正藏》册30,页256下  (注21)《大智度论》卷八,《大正藏》册25,页117下—118上  (注22)《佛说般舟三昧经》,《大...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544147.html
  • 梵文与中国佛学研究――与恒毓先生商榷

    我们很熟悉的《摄大乘论》有真谛译本、佛陀扇多译本、玄奘译本。《唯识三十颂》有真谛译本和玄奘译本,《唯识二十颂》有菩提流支译本、真谛译本、玄奘译本。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果都“符合佛意”,这些译本之间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区别甚至矛盾呢?   不同译本之间的差别,原因很多,有可能依据的梵文原典不同,梵本佛经本身就有不同版本。比如《大乘二十颂论》,现在就发现两个不同的梵文版本。据窥基著《唯识二十颂述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3741551.html
  •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龙树

    》、《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因缘心论颂》、《菩提资粮论颂》、《宝行王正论》、《龙树菩萨劝诫王颂》等。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几部重要著作,即所谓的六部论。六部论,就是:《中观论...古印度佛教哲学家龙树  一、生平  龙树(Nagarjuna),又译龙猛,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者。活动于2~3世纪之间。关于他的生存,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在南印度毗达婆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82164970.html
  • 浅谈龙树中观思想

    藏译)、《迥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因缘心论颂》、《菩提资粮论颂》、《宝行王正论》、《龙树菩萨劝诫王颂》等。依据西藏的文献有关《中论》的注解除观誓(...幼年时期曾系统学习“五明”①,其后皈依佛教,初习小乘教规,后在雪山一带习得大乘经典,系统地阐述并确立了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理论,深受南印度安达罗王朝的引正王的推崇,晚年住在黑峰山(今哥斯坦河上游)。一说...

    李巧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91666128.html
  • 龙树菩萨传略

    一卷 鸠摩罗什译   《顺中论义入般若法门》二卷 无着菩萨释 元魏 般若流支译   《大乘破有论》一卷 宋施护译   《大乘二十颂论》一卷 宋施护译   《六十颂如理论》一卷 宋施护译   《...龙树菩萨传略  龙树是公元一世纪左右的人,他是大乘佛教的创始人,在小乘佛教向大乘过渡时期,他继承了佛陀的缘起思想,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种种社会思潮,对于澄清佛教思想,统一佛教内部思想,有着深刻和意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1761907.html
  • 藏传因明与辨证法关系浅谈

    中观掌珍论》计十五颂、提姜著、伯觉领波和伯哲合译  《成就破安如理因论》若干颂、提婆著、伯哲译  《大乘二十颂论》同上、龙树著、释迦峨译  《中观百字论根本释》同上、龙树著、雄努协饶和扎觉协饶合译  ...明灯》阿底峡尊者著、纳措译师译  《般若略义发颂论》伯岗巴那著、仁钦桑布译  上述21种《般若经论》的译本,都收集在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中。藏传佛教历代学者高僧关于“般若”方面的论著,其代表作有:  ...

    尕藏才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40138849.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