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太虚及其追随者的人间佛教理论与早期实践

    大乘宗地图》)这些,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辉。  5防范佛教入世化难免的偏差 太虚的人间佛教理论建构中已预见或敏感到其运作中把握不好就会出现的偏向,故事先或当下提出了对治的方法、批评。其一,应把握好...太虚(1889—1947)便回溯佛法本源,以进一步寻求继续推进佛教革新的根本性的依据。佛教改革本非无据,至少在1915年,太虚已找到了大乘佛教之源——人乘法:主张通过五戒十善的提倡,使佛化深入民间,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63570353.html
  • 太虚大师的净土思想

    当下超脱;一切众生,同于诸佛法身,现前众生世界,即是诸佛净土。  《大乘宗地图》说:修净土,不是心外取法,不同于一般宗教之求生天国等,执心外有法。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即以心为生不生之转枢。...能否往生的关键。《大乘宗地图》说,净土宗法,重在愿心,只需切信其法而发深愿,誓必往生净土,乃至十恶重业,但凭愿力亦能往生。若无坚深信愿,虽慧福具足亦不能往生。故带业众生可由信愿往生,未具善根功德亦可...

    陈 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03862943.html
  •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论与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

    现代佛教。  太虚大师后来在北京柏林教理院开讲《大乘宗地图》的时候,看清了时代的全球化走向,把以后佛学的重建进一步归结为契理的根本安立和契机的应用安立,“今之地域交通,民族复杂,人智发达,文化荟萃,统...萌芽,诸如《佛教人乘正法论》、《近代人生观的评判》、《行为主义之佛乘》、《真佛教徒——即真即俗的大乘行者》、《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等著作都有近似人生佛教思想的阐述,只不过没有用人生佛教这个概念罢了。后来...

    李虎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25062980.html
  • 七十自述

    篇,现已收入大师全书)。至若大乘宗地图及解与行之二篇,大师虽曾就题阐发,前者由宝忍笔记未竣,幸而复讲于武院,由法肪录成之;后者由余笔述而亲递其手,惜乎竟致佚失之。而余在闽院期间,确为占得一个划时代性...写,皆为兴之所之,得手应心,灵性之所发也。往昔大陆所发表或未印行者,概未收集保存,携而来合之稿件,只有金刚经辑要、良心检讨、八识规矩颂记。近年在台出版者,则为华严普贤行愿品论、占察善恶业报经论、大乘三...

    默 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5667290.html
  • 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

    下。关于这个说法,最有具体说明的是大乘宗地图(此图制于民国十二年,曾演讲数次:民二十年最后一次在柏林寺讲时,由法舫纪录,现有大乘宗地图单行本流行)。以上是我前二期对佛法见解的一个概念。   二、...有大乘和小乘,而小乘是大乘的阶梯、大乘的方便,所以小乘可附属于大乘,所谓「附小于大」。故我认为佛法的根本宗旨,唯在大乘,法华经中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就是阐明这个宗旨。不过有一部份的根机,在...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4839558.html
  • 论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点

    主要忙于以佛法救世为宗旨的世界佛教运动和领导佛教界的抗敌工作。尽管如此,太虚仍然发表了许多重要的佛学论著。如《大乘宗地图》(1931年7月)、《法相唯识学概论》(1932年11月)、《略评新唯识论》(...综观太虚此时所写的一系列重要论著,已经显示出太虚唯识学的一些特点。首先,太虚赋予大乘八宗以完全平等的地位,打破了中国传统判教中梯级上升并把自宗置于最高级的结构体系。其次,太虚又特别重视唯识学的殊胜方面,...

    李广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3941766.html
  • 太虚大师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发展

    宗地图’,逢星期日、星期一开讲,凡三十小时而毕。法舫记,成《大乘宗地图》。本图释为大师八宗平等各有殊胜之极则。分‘教法’与‘宗法’而广明,一切佛法,概从第六意为中心而观察之,盖深得唯识学之心髓。然此为...大乘文殊、龙树一系的经论,弥勒、世亲一系的经论,以及台、贤、净、密、禅、诸部,都一一作了系统研究。过去他仅对禅宗、般若及天台教观有较深的领悟,对贤首、慈恩稍有涉猎。这时他对唯识、三论进行了精判研究,对...

    李书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1842276.html
  • 佛教思想──佛学与学佛

    努力中,发为初期的「大乘八宗平等」的主张;以『大乘宗地图』而圆满地结束其主张。当时大师的思想,一则扩展为(中国本位的)世界佛学;二则有感于大乘八宗,实际上不可能一齐举扬;三则大师是厌恶宗派主义的;四则...「真正佛学者」,不是说日本没有「佛学者」(澹思的话,显然是多余的了)。日本佛教界人才济济,大师那有不知道呢?梁启超作『大乘起信论考证』,是引用日本人的治学方法及其结论,这才引起了大师对于日本佛学的评论...

    印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1539590.html
  • 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上)

    之局部,“今后之佛学,应趋于世界性……”(《佛教徒应参与中国和世界的新文化建设》、《大乘宗地图》)这些,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辉。   5防范佛教...遭受的守旧势力的抵制,太虚(1889—1947)便回溯佛法本源,以进一步寻求继续推进佛教革新的根本性的依据。佛教改革本非无据,至少在1915年,太虚已找到了大乘佛教之源—&...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1839595.html
  • 佛教史地考论(九)

    八宗平等」的主张;以『大乘宗地图』而圆满地结束其主张。当时大师的思想,一则扩展为(中国本位的)世界佛学;二则有感于大乘八宗,实际上不可能一齐举扬;三则大师是厌恶宗派主义的;四则循流返源,深知中国佛学...   大师深入于中国的传统佛教──圆顿大乘,所以「上不徵五天,下不徵各地」(民国十六年后,也多少修正了),崇仰中国佛教教理为最高准量,为中国佛教教理而尽最大的维护责任。对中国圆顿大乘的无比忠诚,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3440522.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