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3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问:如何觉悟自我?

    全在自己,自己已经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为什么要远佛而就魔呢? 因此,学佛在学智慧,唯独有了智慧,才有觉悟的机会;禅法中的要旨,即在运用思想,发挥智慧,方能进入觉悟之境!...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16221685172.html
  •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修订版序

    果。宗派之间,说理虽有不同,且有互不相容之诤,而其理所通达之路及所成就之果,则不能不同。又,佛法说缘起,我们应知各宗派对缘起的不同看法,如何修缘起?如何悟入缘起?佛法说无我,我们应知道各宗派对无我的看法,及如何修习无我?如何觉悟无我?……像这些重要问题,在各宗宗义中都有明确的叙述,本《宗义》的纲要就是依它撰写的,此外,在〈导论〉中还作了综合比较的说明。因此,我认为从四大部派的宗义中,不但可以得...

    释日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750305.html
  • 我学佛二十多年的感悟

    自己,佛在每个众生心中,切记! 注意:佛,译为“觉者”。是指如何觉悟的一种意识状态,如《心经》所描述。所以《心经》是诸佛之母、诸菩萨之师。 以上是我学佛二十多年走过的历程、心得,写出来供同修们分享。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2240676751.html
  • 通贯大小 熔铸古今

    利他精神。二者的差别,唯在偏重及出发点不同。   小乘佛教从自利出发,主张由自利而利他,这本身并无问题,己不立何以立人,己不正何以正人,自己尚不能了,又如何觉悟众生、度脱他人呢?如果己尚未了,就忙着觉悟他人,恐怕会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利他反成害他。因而小乘佛教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一些人执著于自利自觉,以为宴坐山林、不理世事就可以单独获得解脱,只知不自利无从利他、不自觉无从觉他,不解不利他...

    徐文明

    |星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205071182.html
  • 通贯大小 熔铸古今(评星云大师著作)

    同样充满了利他精神。二者的差别,唯在偏重及出发点不同。  小乘佛教从自利出发,主张由自利而利他,这本身并无问题,己不立何以立人,己不正何以正人,自己尚不能了,又如何觉悟众生、度脱他人呢?如果己尚未了,就忙着觉悟他人,恐怕会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利他反成害他。因而小乘佛教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一些人执著于自利自觉,以为宴坐山林、不理世事就可以单独获得解脱,只知不自利无从利他、不自觉无从觉他,不解...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2042567.html
  • 禅与心的效能训练(一)

    这个一定要去面对它,这个课题是你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从生、住、异、灭的这个过程里头时时刻刻都要觉悟如何觉悟?不久以前,有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个病人在台大医院需要我去看他,他认识你,你可否抽空去看他?...的铜像,上面有天下为公四个字,我就在下面参那四个字,天下如何为公?也许每个人的环境造化不一样,无法为公,但是每个人的心都要提升,了解天下为公的意义。  一切法无二──非一非异  每个礼拜我会去雷音寺...

    郑石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150147.html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算如何觉悟如何精进向上,也还是有个时间的因素在内。)   (六)生死之超越   人类的生、老、病、死等诸苦,都是由“生”而来的,因为有生就必有苦必有死,必有死后的再生。生生死死、...本身并无善恶属性,非直接造业,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心所具有的东西。   (二)业从“惑”起   心如何发挥其功能,去造出能招致生死苦果的有漏善恶之业?答:由惑起业,由业生苦,“惑、业、苦”这三者循环不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0154706.html
  • 人间的佛教提倡“人间佛教”的逻辑及其意义

    教训世人如何觉悟透关的时候,也就宣告了古典修行的终结。中国佛教在清中叶之后,进入了一个需要调整发展方向的严峻状态。   无论世人如何唏嘘古典佛教的远去,也必须面对近世以来社会发展的世俗化趋势对于佛教的...人间诸苦的刺激而发愿解脱诸苦而开始的。经过曲折的修行探索,悉达多太子觉悟成道,被尊为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由此这个世界有了一个以“佛”,也即“觉”为名称的...

    周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1670902.html
  • 佛陀的基本法轮

    :菩萨修不修苦、集二谛?菩萨的苦、集二谛在那里?所谓的菩萨行者,是他能深深体会众生的苦迫,走进众生的苦难当中,然后发起深愿心,愿救度众生的人。假如菩萨自己没有从身心世界去体会世间的苦迫,又如何觉悟众生...会因求不得而痛苦。   佛陀告诉我们:执着在什么地方,烦恼就在那儿生起,学着找出内心的执着,好好检省烦恼如何生起,就是去除苦迫最直接的方法了。但这不是说父母就不用再去照顾孩子,孩子也不必再读书学习,...

    悟师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440583459.html
  • 论梁武帝的“神明”观及其佛性思想

    传译之时就被视为觉悟之学,所谓“佛者,汉言觉也”。如何觉悟呢?当然只能靠各自开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此一时期在心性问题上的儒释融通倾向成为佛教“中国化”发展的助力,而理论无疑起了先导作用。   第三...如何成佛,怎样才能成佛的问题,由于与神灭与否的争论互相影响,故围绕此两大论题,中土掀起讨论热潮。梁武帝萧衍组织有教养、有学识的士大夫和僧人,针对范缜《神灭论》展开辩论。他力主“神不灭”论,并在广泛吸纳...

    谭 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71570062.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