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妄同源 李念 我们每个人都生过病,虽然也会简单做些总结反思,但有多少人肯深刻反省生病的原因呢?形形色色的疾病使我们每个人在疾病的舞台上扮演著各类的角色,我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这出生死剧看了演...作用,陷入病态的对立的相互作用中。比如身见重的人,只要一提到与身体感受有关的问题,就会激惹起他求乐受避苦受的那一念,这时苦乐的作用便同时生出了。说到根,烦恼病苦还是分别妄想偏执来的,病妄同源,妄念一生...
李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93663933.html
-
禅宗三关与密宗三妄 唐普式 一、所谓三关与三妄 二、禅密两宗对“三关”和“三妄”的说法 (一)、禅宗“三关” (二)密教超三妄 一、所谓三关与三妄 得正法修行,由凡夫而至成佛,依常...以三密加持,上求诸佛,以收“即身成佛”之果。 由此可见禅密两宗的宗趣虽有不同,而其宗要却有一段相同的。所以弄清密宗越三妄与禅宗破三关,是很有意义的。一则可使行者目标明确,保证不出偏差,不入邪途,以免...
唐普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2247932.html
-
团结和合,在当今时代,着重需要做到的是各个法脉、各个传承的佛弟子,都能打破凡夫的狭隘情见,抛开门户观念,共同把佛法弘扬开来。因此,首先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切佛法圆融无碍”。
1、一切佛...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三宝|妄语|诽谤|口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23373618787.html
-
学佛须先信佛,而信佛必须深信因果业报;若人不信业果,则不能说是信佛与学佛。修法(学佛修行)尤须以“佛经”(大藏经)圣言量为依据,不可妄信妖魔所说的邪法为佛法。因此,若欲修持佛法,应先亲近善知识——明师,或多阅读“大藏经”及正确佛书,以免被诸恶知识(邪师)诱惑。若从邪师或妄信邪法,则有求升反堕之害。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44177623.html
-
王金红(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陈那在《因明正理门论》中论述似宗时说“若非违义言声所遣,如立一切言皆是妄。”可见,“一切言皆是妄”是一种似宗,就是似是而非的宗、...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因明,宗过,一切言皆是妄,自语相违 《因明正理门论》是陈那因明的经典著作,也是汉地研习因明的主要典籍。至于造本论的目的,陈那开篇就说了:“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
王金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40138304.html
-
论华严宗的染净善恶观与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
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 杨维中
妙林
第12卷4月号(2000.04.30)
页51-62
-----------------...的生起而拙于说明染法的存在。为弥补此拙,华严诸师以「三性同异」和「染净缘起」结合而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染净、真妄之生成转换系统。这一系统就是华严学的「真妄交彻」学说。将依真起妄和称性而起两种解决妄染生...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450274.html
-
体用真妄与两重唯识观——摄论师的三性思想
圣 凯
内容提要:本文以摄论师的三性思想为中心,指出摄论师在继承真谛的三性思想基础上,受到中国佛教的影响,从而作出创造性的诠释,主要表现在以体用、真妄来诠释三性,提出两种型态的三性思想,并且有两重、三重、四门唯识观的不同等。
关键词:
作者圣凯,1972年生,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瑜伽行派...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861391.html
-
真妄二维的简择:唯识学与西方哲学会通新探 袁经文 唯识学与西方哲学,在对真实和虚妄的认识和界定上有诸多会通之处。唯识学的成立,有赖于对现象界虚幻性的认识和论证,这向来被视为是唯识学的难点。在西方...永恒性、普遍性视为真实世界的内涵,在对真妄的把握和理解上,二者基本达成共识。差别之点是,唯识学的真实是指唯识为真,是内在的心元结构论;柏拉图的真实是指理念为真,是外在实体说。而且,唯识学为了破除对“遍”...
袁经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14157978.html
-
; yana)上根机之人,不说先断后证,而说中道实相义,不二法门,不落阶级,而入佛知见。
妄当下正觉,妄即是真,真若迷,真即是妄;真由妄之正觉而得,离妄而真不可得故,真若迷,真即是妄,有人会问:真是真,何以真会变迷呢?这是站在凡夫因位而言,譬如大家都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虽有佛性,但尚未见佛性,迷了本性,因迷故,所以称真若迷,真即是妄,当妄若正觉,妄即是真,真与...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6531512565.html
-
自性,所有起心动念莫不染境,迷而不觉,故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欲得清净自性,应于妄中觉,妄心觉悟,妄心何妨不是净心!非离妄心另有净心可觅可得,离妄无净,净由妄而得,故云:净心在妄中。行道者,若能行...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737411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