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國佛教心性論的特點

    《六祖壇經·妙行品第》說: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 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即障道 也。 ...。比如,瑜伽 行派的世親有千部論師之稱,就是因為他著作宏富的緣故。與此相反,中國佛教通常反對 辯論,也不主張著書立說。比如,《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說: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3142845.html
  • 中国佛教心性论的特点

    缘故。与此相反,中国佛教通常反对辩论,也不主张著书立说。比如,《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说: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 、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六祖坛经·妙行品第》说: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4260437.html
  • 禅宗的心灵之道

    《决疑品第三》。   [5] 《忏悔品第六》。   [6] 《自序品第一》。   [7] 《宣诏品第九》。   [8] 《定慧品第四》。   [9] 《妙行品第》。   [10] 《宣诏品第九》。 ...30] 《定慧品第四》。   [31] 《妙行品第》。   [32] 《定慧品第四》。   [33] 《定慧品第四》。   [34] 《般若品第二》。   [35] 《顿渐品第八》。   [36] ...

    彭富春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2158711.html
  • “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读后

    不识。  [20]只有这样才可以理解禅宗机锋对答中为什么有那么多如“空手把锄头,桥在水下流”之类不合逻辑、甚至不合教义的话。  [21]《坛经》妙行品第,“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场坐于毕钵罗树下金刚宝石座,成无上正觉,故称为菩提树。此菩提树,并非向外积功累德而求得,即此尺之身就是菩提树。要行则行、要坐则坐,行即如来行、坐即如来坐。触眼之色无生无灭,无去无来究竟解脱者,十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054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