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孝顺父母、师长、长辈是天经地义的。
佛门对孝顺之道有四种层次的要求:
(1)、物质上的孝养:生活起居,照顾周全;三餐饮食无欠缺,物质方面使父母无忧虑。但精神方面,为人子女,常不能让父母称心如意,譬如父母在家独守门庭,心情孤独、寂寞无聊,做子女的未给予安慰;或当子女的不时以语言,对父母有刺激,乃至尖酸刻薄的话伤及父母,虽然物质上不缺欠,但精神上父母依然未得到...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7563880407.html
-
佛尊神卑,不能同列。并且皈依三宝的人,只许供奉佛像。如果不能专一,心中印有很多神像,自然就会影响修行。如果已经有了其他神像,可以恭敬送往其他神庙。佛法平等,虽然不供奉神像,但并不怠慢侮辱,偶然遇到,应该恭敬对待。好比家里的父母应该孝养,如果外面来了客人也应该恭敬对待。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30077533.html
-
居家如何处理人伦感情?
了幻法师答:居家要善处各种感情生活,如:亲情、人情、友情、爱情。
基本的处理原则如下:
(1) 对父母长辈要恭敬孝养,以尽人伦之情;
(2) 对夫妻伴侣要相敬相爱,生活无令缺乏,以克尽夫妻互谅互信之情;
(3) 对兄弟姊妹要助其创业,使其生活顺利,以尽手足之情;
(4) 对年幼子弟要教授礼仪及处世之道,助其达成理想,以尽提携之情;
(5) 对亲人朋友要讲求...
了幻法师
婚姻
http://www.fjdh.cn/fjask/2008/10/21003230328.html
-
无人孝养之患,是为于父母及祖先之德无由显扬,此诚真不孝也;后人所认为的养儿防老、传递香火之见地,相较之下则显得狭隘。自古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以岳飞为例,其乃奉父命从军,不久父亲病故,为父守丧三年;继奉母命...因此证得须陀洹果。 慈悲普度 究竟大孝 衣食孝养、尽忠尽孝,岂止于一世?经云:“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
见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5745730.html
-
所得微薄的收入,孝养堂上的婆婆,一直经过五十多年,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到婆婆去世的时候,丧葬都能尽礼。陈氏节孝的美德,感动了远近的人。伟大的事迹传到了朝廷,皇帝颁赐金旌,号曰孝妇。...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9303716981.html
-
倪九是浙江省青田县人,虽出身贫寒,但由于经商得法,薄有积蓄,渐渐成为当地的小财主了。他自幼丧父,早年母亲为生活重担的逼迫,曾在富户人家充当奴仆,才茹苦含辛的把他养大成人。照道理讲,倪九现在生活宽裕,应该知道如何孝养白发苍苍的老母,报答天高地厚的深恩。可是倪九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对于老母很瞧不起,认为老太婆是奴仆出身,极为低贱。倪九听了妻子的枕边絮语,竟把老母深恩抛在九霄云外,视母亲像眼中钉...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9290716958.html
-
热泪盈眶,从此,杨黼便竭尽所能孝养双亲,不敢再随意远游了。
世间人只知那里有大师、那里有高人,殊不知真正的活佛时时都在我们的左右啊!!!
编辑:点亮心灯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503894648.html
-
要有智能,对父母的感恩不能忘记。佛陀他成佛之后,他又回去孝养他的父亲,孝养他的姨母,他父王生病了,又对他开示佛法,他父王死去后又亲身去为他扶棺。你看看佛陀这种做法,你能说不孝吗?再看看虚云长老,为了...
智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435783443.html
-
处,应须供给。”这岂能说佛教是反孝的?当然,如果思想偏狭而复幼稚的人们,一定要说唯有婚嫁生殖才算孝道,那就无话可说了──说也难怪,今世一般的俗人,除了养育各自的子女,已经很少能够孝养各自的父母了。这也许就是迷信“无后为大”的结果罢! 至于佛教所讲孝道的观念,实在不是迷信“无后为大”的人们所能了解。佛教以为人在生死流转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过去未来的无量生死之中,也有无量无数的父母,孝养今生的父母,...
佚名
|华人佛教|圣严法师|父母|观点|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33592636.html
-
朱寿昌把母亲迎回家中,尽心孝养,后来他出任‘司农少卿’的官职,孝行更笃。当时士大夫中,对于朱寿昌的孝行感应,一时传为佳话。(取材自梦溪笔谈)
湘清按:近代心理学家,也承认有心灵感应的事...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152616304.html